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
2023/2/16 来源:不详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xxx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反季节
栽培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试验站
二○年月日
一、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蔬菜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谷以养人,菜以佐餐。其实,蔬菜不仅通过色、香、味、形等品质,刺激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因其丰富独特的营养构成,具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功能。蔬菜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难以替代的,它是维生素C、维生素A、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等的主要来源。另外,发展蔬菜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过去几年,北方大城市郊区一个农民管理一亩地的简易改良日光温室蔬菜,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近年,虽有下降,但只要品种对路,栽培得当,效益仍可得几千元。全国平均露地蔬菜的收益也在~元之间,远高于粮食作物。蔬菜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在不少地区,已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蔬菜播种面积在6.6千公顷以上的蔬菜大县(市)已由年的个发展到年的个。被誉为"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市,农民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80%以上的增幅源自蔬菜产业。还有,蔬菜是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是应对我国加入WTO挑战,发展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路之一。(1)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有较好的基础,"九五"期间,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蔬菜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产品,蔬菜出口贸易额年仅3.64亿美元,年就已增加到20.3亿美元。(2)由于饮食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蔬菜需求量增加等原因,国际蔬菜贸易额不断增长,使扩大蔬菜出口有较好的市场潜力。(3)蔬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蔬菜生产成本较低,国内菜价约为国外的1/5到1/8,使我国蔬菜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4)我国有丰富的蔬菜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各地名特优蔬菜种类繁多,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建设依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对我国农业是机遇,更是一次严峻挑战,在诸多作物中,唯蔬菜面临百年难逢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酷的挑战。因此,面对严酷的现实,不仅要及时研究我国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发展方向与蔬菜出口的关系,而且要认真的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制定适应加入WTO后蔬菜出口的技术保障体系,使我国蔬菜出口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气候适宜,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栽培蔬菜种类品种繁多,设施种类齐全配套,种菜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既有传统蔬菜,又有名特菜誉满于世。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首。蔬菜产品不仅可充分满足内需,而且出口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8万公顷,总产万t,平均人均占有量84.1kg;年,播种面积.7万公顷,总产亿t,人均占有.6kg。与年比,播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增加3倍。总产值达到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17.5%,约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50%,已跃居种植业的第二位,仅次于粮食。年,我国蔬菜产量在万t和万t以上的省(区)有15个,超过万t的省(区)有6个。其中山东省名列第一,达万t,其次是河北、河南、江苏、湖北、广东;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在6.5千公顷以上的县(区)有多个,其中达20行公顷的县(区)有30多个。至90年代,已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不同产销功能的五大片商品菜基地分别为:①南菜北运生产基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②早春菜生产基地:江苏、安徽、海南、山东;③夏秋淡季菜生产基地:河北、陕西、内蒙古;④西菜东运秋菜生产基地:甘肃、河西走廊;⑤大白菜生产基地:山东、河北。冬春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则为山东、河北、河南、辽宁。
我国近年来设施蔬菜发展迅猛,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超时令、反季节蔬菜产品生产发展迅速。另有遮阳覆盖1.5万平方米和万平方米防虫网,总计可覆盖约7.3万公顷。从发展态势看出,设施栽培面积由年的0.72万公顷,扩大到年的6.8万公顷,四年增加6.1万公顷,增长8.4倍。年达到69.91万公顷,较年度6.8万公顷增加10倍;至年达到.3万公顷,三年又增加1倍。年达到.5万公顷,较年增加倍。(2)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增长迅速。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国独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效节能栽培设施,适于中国国情,投资省,性能优,效益高,适用广,发展快。年仅为0.03万公顷,至年达20万公顷以上,较年增长倍,平均每年增加1.5万公顷,不仅是我国北纬32度以北地区冬春季节鲜菜的主要生产方式,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3)现代化温室的发展迅速。我国自70年代末开始引进国外现代化温室设施,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实施“国家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过程中,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多公顷现代温室设施,经过消化吸收,自行研制生产的温室已达多公顷,同时引进种苗技术、系列化管理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病虫防治技术、产品采后商品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通过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国产化整体水平,对我国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4)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据匡算,-年,共推广设施生产面积.18万亩,四年共增产反季节高档鲜菜.3万t,增加产值.19亿元,农民共增收.78亿元;全国设施蔬菜的人均占有量由-年度的0.2kg,到-年度为59kg,增长了倍,平均每年增加3.11kg,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蔬菜的供给质量水平,较充分的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需求。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代给、繁荣市场、部分蔬菜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做出重大贡献。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新疆具有生产优质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与生态条件,具有干旱少雨、空气干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等特点。非常适宜各类蔬菜的种植。近几年,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因此,建立蔬菜温室反季节栽培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对促进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社会稳定度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生产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十五”农业工作的重点,也符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蔬菜温室基地建设,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效益,促进了蔬菜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是保护环境的基本保证。利用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由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并且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达到国际国内绿色食品要求,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基本保证和必由之路。
(3)通过设施栽培,及时解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的需要。新疆是我国独特的生态农业区。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积累,具有发展新疆特色蔬菜的生态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拜称城县根据生态条件积极发展蔬菜反季节生产,近年蔬菜温室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成为具有新疆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典型代表。有望成为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的典范。
三、已有基础条件
自年经国务院批准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中国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统计数字表明,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万hm2,设施栽培面积达到万hm2,年蔬菜总产量3.2亿t,产值约为亿元,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kg。用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5%的蔬菜耕地面积,创造出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总产值。
拜城试验站主要从事农业科研、育种、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现有在职干部17人,工人25人,具有本科学历6人,专科7人,中专4人,有中级职称6人,初级4人。有耕地面积多亩,草场面积亩,科技试验示范基地40亩,另有下属四小队耕地面积多亩。其中国有大部分土地以承包形式租赁给当地农户。根据xxx拜城“菜篮子工程”具体要求,结合试验站实际情况,主要以栽培各类蔬菜为主,其中露天种植面积超过亩,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小工棚)20余亩,并且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栽培主要有结球白菜、萝卜、马铃薯、甘蓝、番茄、黄瓜、白菜(小白菜)、茄子、大葱、芹菜、辣椒、大蒜、韭菜、芥菜、菠菜、莴笋、胡萝卜、豇豆、菜豆、花椰菜、甜椒、洋葱、南瓜、芦笋等24种。经过试验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试验站科研基础设施完善,科研力量较强,与自治区农科院各研究所、地区及当地各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有多年的合作经验,工作基础牢固。试验站在科研基础完善与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科技人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尽业精神,知识面广,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和市场行情,积极定期下乡指导菜农生产,为提高菜农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技术路线与合作方式
1、技术路线
本项目以优良的生产环境为基础,以优化蔬菜无公害种植生产技术体系为核心,在抗病优良品种使用,早期防病栽培技术措施的落实,无公害专用肥开发利用,病虫害无害化全程控制等技术为保障的前提下,形成配套的无公害环境及产品检测监督技术体系,为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合作方式
基地由新疆农科院负责重点资金资助、技术指导、品种提供等,拜城试验站负责承担基地建设,生产、管理与经营等各项工作。
五、实施地点与建设规模
实施地点:主要在试验站蔬菜温室生产去区新建20座土木结构蔬菜温室大棚,面积40亩。
六经费概算与筹资方式:
基地建设总投资:60万元。
其中申请农科院资助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承担单位自筹:5万元。
七、济效益及风险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自70年代末开始引进国外现代化温室设施,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实施“国家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过程中,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多公顷现代温室设施,经过消化吸收,自行研制生产的温室已达多公顷,同时引进种苗技术、系列化管理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病虫防治技术、产品采后商品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通过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国产化整体水平,对我国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据匡算,-年,共推广设施生产面积.18万亩,四年共增产反季节高档鲜菜.3万t,增加产值.19亿元,农民共增收.78亿元;全国设施蔬菜的人均占有量由-年度的0.2kg,到-年度为59kg,增长了倍,平均每年增加3.11kg,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蔬菜的供给质量水平,较充分的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需求。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代给、繁荣市场、部分蔬菜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做出重大贡献。
通过建立无公害蔬菜反季节栽培温室基地,由于运用无公害高产高效综合防病栽培技术体系和产品加工无公害生产技术、无公害环境及产品检测监督技术体系。亩可挽回病虫害造成的损失15%,减少农药、化肥用量20%,节约成本10%,产品品质提升一个档次。每亩增收50元计,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通过租赁、承包等措施,每座温室年经营收入为0.5万元,全站将有10万元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分析:
蔬菜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谷以养人,菜以佐餐。新疆“十五”农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的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利用蔬菜温室大棚反季节生产,不仅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绿色蔬菜,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律,增加经济效益。随着新疆蔬菜反季节栽培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能推动新疆蔬菜产业产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满足龙头加工企业的高品质原料供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供技术支撑,对促进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出口创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态效益分析:
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的“绿色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多阻碍。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突破这一障碍的主要途径,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还可使农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可有效地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天敌的保益灭害、增益控害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施肥,改善土壤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发展蔬菜反季节栽培,生产无公害绿色环保食品,对于改善新疆水土资源条件,促进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风险分析:
xxx历年各类蔬菜种植面积5.4万亩左右,目前现有蔬菜温室大棚数个,面积仅余亩,只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5%,因此,出现夏秋季节蔬菜供大于求,而冬春蔬菜少,种类少,基本上很少能够吃到新鲜蔬菜。通过建立蔬菜温室大棚反季节栽培基地,可有效缓解人们冬春季节吃不到新鲜蔬菜,弥补蔬菜少这一现状,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立建立xxx蔬菜温室大棚反季节栽培基地是可行的,无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