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苦尽甘来,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2024/12/26 来源:不详大家好,我是小编回眸笑花斩刺,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小时候的“苦日子”,涪陵榨菜,成都红油豇豆,东北酸菜,韩国泡菜,绍兴梅干菜,统而言之,都是咸菜。在我们老家,河南信阳,不把咸菜叫咸菜,叫“盐菜”,意思就是,用盐腌出来的菜!
我怀疑我们老家人所谓的盐菜,其实就是腌菜的谐音。我们老家人,大都是明末清初从江西湖北迁移过来的,很多发音,在字典上都不好找。我们老家的咸菜,包括以上各种,但比上述之品种更为繁多。腌白菜,腌萝卜醤子,腌冬韭菜,腌茄子,腌辣椒,这么说吧,凡是能吃的蔬菜,在我们老家,都能腌出来,而且别有风味,不能说人人都会腌吧,肯定是家家都会腌!
在过去,衡量一个媳妇的持家能力,女红,烹饪,腌咸菜,那是缺一不可的。腌菜嘛!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你盐用够了,肯定能腌成,但好吃不好吃,那就看个人的手艺了,当然,还有鉴赏者的味蕾。先别说我老家人喜不喜欢吃咸菜,先听听我们老家一句民谚:稀饭腌菜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稀饭,就是大米熬的粥。腌菜,就是各种各样的咸菜。蔸子火,就是冬天把树蔸子点着烤火。简单说来,就是稀饭就咸菜,烤着蔸子火,那就是仅次于神仙的日子了。由此可以看出几点:第一,我故乡人对咸菜的热爱,或者说,我故乡的咸菜真的很好吃;其二,我故乡人对生活要求不高;其三,我故乡人的乐观主义精神,都活到这份儿上了,还觉得自己过的是神仙生活。或许有人要出来抬杠,既然信阳咸菜这么好,怎么没有名气哩?全国各大超市里,怎么没见到信阳咸菜的影子?
当然,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能不能成为商品,特别是流行商品,这跟咸菜好不好有关系,但不绝对。现在是市场经济,有工业化生产的问题,也有市场运作的问题。同样的歌手,很多出了名的,并没有歌厅里的歌手唱得好,是不是能出名,那还要看包装和运气。别人不说,那个大衣哥朱之文,真就比专业歌手们唱得好吗?肯定没有,但人家就有名气,上台就能挣大钱,这就是炒作的结果。
不过,风水轮流转,明天不知道谁家!现如今,你看看郑州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信阳菜馆,20年前,信阳菜可是默默无名的啊!20年前,有几个信阳人敢想象:20年后,信阳菜能风靡河南。我去过郑州好多家信阳菜馆,我觉得,我们老家还有很多道民间名菜没有出场,即使出场的,也都变味了,远没有我们老家农妇们做的地道。
前几天,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名叫岳宝虎,他媳妇是我们信阳光山县的。他告诉我,他老岳母做的豆腐炖鱼,那个味道,实在是好吃啊!除了实在好吃,实在不知道咋形容了。说是说笑是笑。你要是去我们老家农村,学着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拿个话筒做采访,随便抓一个人,问一问,腌菜好吃吗?我保证,十个就有九个告诉你:不好吃!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在他们嘴里,腌菜真的不好吃,再好的腌菜,哪有新鲜蔬菜好吃啊!说腌菜好吃的,那都是吃香的喝辣的惯了的有钱人,吃油了嘴,偶尔调节一下,换个口味,要是叫你天天吃咸菜,你能受得了吗?
我说这话,可不是夸张,也不是矫情。我小的时候,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80年代初,我们老家,从晚秋到立春,一年有小半年的时间,都单靠咸菜下饭的。特别到了冬天,萧条世界,望苍茫大地,不见一片绿叶,一天三顿,不管是吃干饭还是喝稀饭,都是咸菜拌饭啊!谁能受得了啊!小时候的我,缺乏坚强的意志,缺乏对生活艰辛的理解,意志薄弱,贪图享受,没有吃苦精神。一到开饭时间,闻到咸菜味,我都想哭,真的想哭,要不是为了活下去,要不是预感到自己将来必成大器,当年,我就拒绝吃饭了。但这种苦难的日子,对我来说,还远远没有结束。
再后来,80年代初,我离开家,读初中高中。我住校的时候,一天5分钱的菜钱,在食堂能买到的菜,一般就是水煮萝卜、水煮豆芽、水煮大白菜,有盐无油,也不比咸菜好吃到哪里。就这,5分钱一份菜,还要省着,要吃两顿。此外,就是吃咸菜,冬天没青菜的时候吃咸菜,夏天鲜花盛开绿草遍地的时候,牛羊们都吃上嫩草了,我们这些住校生,还要吃咸菜。为什么?咸菜好保存啊,学校的青菜也不好吃,也吃不起。
星期六回家,星期天下午来学校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背20斤大米,外加两三大玻璃瓶子的咸菜,这就是一个星期的下饭菜。你说说,20年的咸菜生涯,你要我对咸菜有感情,那不是要挟吗?昨天,我媳妇要我陪她去商场买咸黄瓜。咸菜可以免费品尝,我媳妇吃了一根又吃一根,津津有味自得其乐,还怂恿我说,真好吃,你来尝尝。
小编心语:苦日子总会过去,但是正是这些苦日子构成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你的人格,让你真正成为了一个会生活的人,让你懂得了生活,爱上了生活,也许这就是苦日子的快乐之所在吧,相信,苦尽甘来,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