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甜沫儿有点咸,百年秘方一上午能

2023/11/16 来源:不详

控制白癜风发展的药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30915.html

“早上起床去喝一碗热甜沫儿,捧着碗,稀稀溜溜的喝几口,吃几根馓子或油璇。”这种热气腾腾的早餐场面在济南最常见。说起“甜沫儿”大部分人认为就是甜的,而济南的甜沫儿事实上是一道具有五香咸味还有点辣的小米面粥,因为在制作的时候会用上胡椒、大料、花椒等炝锅。最早它是叫添么儿--粥做好了,再添点么呢?添上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一尝,味道好极了!添么儿就传开了,后来老济南话谐音叫成了甜沫。在当地,要论味道最正宗的就属甜沫唐了。(励媒体:萧月)

“甜沫唐”是唐林贵起的名字,前身是“李小子甜沫铺”,老唐的妻子姓李,在年岳父用传了三代的秘方开了一家甜沫店,因为口味正宗、用料好,颇受大家欢迎,后来岳父年事已高,唐林贵便从岳父手里将其继承下来,和妻子、妻子的兄弟姐妹一起经营。老唐的总店从早上五点半营业到下午两点,卖了将近四十年的甜沫,现在每天还是卖掉五六百碗。他家甜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几家人把秘方都传给了孩子,想把老济南的口味保留下去。

做甜沫的主要配料是小米,选用当年最新的小米自己细细研磨再加工成米糁,另外配料、佐料还有十几种,豇豆、小白沙、花生...甜沫加工时要用胡椒、大料、花椒炝锅,起锅时淋上香油,一道程序也不能少,这样一碗独特的小米面粥既有点辣辣的味道又有咸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根据碗的大小卖二三元钱一碗,这样的一套早餐五元钱就能吃饱,在年“甜沫唐”被列入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解放前夕,“甜沫唐”的老辈人担着挑子在街上卖吆喝,前边担一个缸后面担一个缸。在老济南火车站担挑子时常遇见日本官兵,他们也时常停下来花钱喝几碗老李家挑子上的“甜沫”。图右为老辈人小清河附近挖做“甜沫”野菜原址,图左为在老火车站附近打做“甜沫”水原址。

“喝了甜沫唐,勿忘咱爹娘”、“有了甜沫唐,早餐不用忙”、“喝了甜沫唐,身心真舒畅”。“甜沫唐”店内的四壁上挂满了各种来品尝过甜沫的书法家的题词。

舜清苑的“甜沫唐”是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以前在街上摆了十几年摊位,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面。

老唐妻子妹妹的店开在和平路,营业时间到上午10点,刚过早晨9点半,“甜沫儿”已经被一抢而空,一个早上能卖掉三桶,配的主食是自家炸的油条、撒子和牛肉烧饼,也已所剩无几。

一些从外地来的游客听别人了解到“甜沫”,这次特地过来尝尝,走的时候用一次性餐盒给老母亲也带回去了一份。

老唐的店每天来喝甜沫儿的人络绎不绝,等到中午12点半客流量渐渐少了,店员们才吃上炖热饭。

“附近不少人吃着我的甜沫长起来的,几百年的口味变不了。”老唐一边准备东西一边说。他说有一年清明节,一位经常来喝甜沫的顾客带着2个玻璃瓶子来买甜沫,老唐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顾客的父母生前特别爱喝甜沫,今天去扫墓,准备带着甜沫让父母再“感受”一下老味道,听到这老唐热泪盈眶。

唐林贵今年66岁,做了39年的甜沫,儿子唐松涛今年39岁,他把做甜沫的手艺传给了唐松涛,让儿子将百年“甜沫”的老味道继续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