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豇豆的冬季栽培
2024/8/16 来源:不详利用温室和冬暖大棚,进行豇豆越冬栽培,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各地都有发展,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春节前后开始采收嫩荚。
1、选用良种:
豇豆越冬栽培,是在保温性能良好的温室或冬暖大棚中进行的,室内空间大,增温和保湿效果好。生产上大都选用茎蔓较长的蔓生类型的抗寒性较强,早、中熟的优质丰产品种,如之豇28-2、扬早豇12、罗裙带、青丰豇豆、红嘴燕等。
2、播种:
越冬栽培豇豆,于初冬开始整地施肥做畦,10月下旬播种。为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大都采用高畦栽培,畦高15~20厘米,宽1.2米,每畦种两行。畦上两行间距离50厘米,畦间两行距离60~70厘米,墩距25厘米,双行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每墩播种3~4粒种子,播种深度2~3厘米。土壤墒情较好,可用种子直播。如果土壤干旱,可先在畦上开沟浇小水,然后播种覆土,播种后畦上最好能加盖地膜,提高地温,有利于保墒,促进出苗。如果在前茬作物的畦内套种豇豆,可以在畦内挖穴播种,播后点浇小水,促进出苗。
3、管理:
入冬以后,天气变冷,豇豆播种后,要尽力提高室内和土壤温度。出苗前,室内不通风,白天只揭去草帘等不透明覆盖物,增加光照、增加温度。
经5~7天幼苗出土后,可在白天进行开窗通风,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保持20℃左右,整个豇豆生长发育时期白天室内应保持20~25℃,晚上10~15℃。雨雪天气要加强保温,积雪浸湿草帘会影响保温效果,还会增加大棚支架的重量,甚至会压垮大棚。因此,大雪过后,要及时清扫室外积雪,并在中午揭去草帘,使豇豆植株见光、透气。如果遇上连续的风雪天气,雪后中午也要揭帘晾几个小时,避免连续几天不揭帘。
白天只要揭开草帘,就会有光线射入,室内温度增加,湿度降低,长期的阴暗环境不利植株正常生长。豇豆幼苗期宜多次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和根系发育,形成壮苗。
地膜覆盖需要中耕时,可在畦的两侧揭膜划锄,锄后再将地膜盖好。结合中耕划锄,可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料,一般可亩施生物有机肥千克,速效氮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浇水后支架。豇豆结荚期正处冬季,外界气温低,浇水次数要少,每10天左右浇一次,结合浇水,追施肥料。
结荚中后期追肥以氮为主,每次可追尿素10千克,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延长结荚。蔓生品种在冬季栽培可以不进行整枝,如果营养生长过旺,需要整枝时可参照早熟栽培整枝方法。矮生品种在主枝高30厘米左右时摘心,促进侧枝发生,提高开花结荚率,促进豆荚生长,提高产量。
4、采收:
豇豆越冬栽培,是在严寒的冬季生长,生育期环境条件不良,生长速度慢,嫩荚老化也慢,采摘嫩荚的次数也可减少,通常在嫩荚充分长成后采摘,摘晚了会影响以后的幼荚生长和其他花序的开花结荚,不利提高产量。如果一次采收数量太少,不便销售时,采收后的嫩荚可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暂存一下,集中后捆把出售。
越冬栽培的管理环节是整个栽培过程的重中之重,要特别重视,对于其它的环节也要做到细致精心,这样才能让豇豆生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