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豇豆,整地育苗是前提,农户如何进
2022/8/17 来源:不详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豇豆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豆角,是我国夏季很常见的一种蔬菜,随着大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大规模种植者都会选择运用大棚生产技术,在大棚中种植豇豆。
不仅产量高,而且可以不受季节天气的限制,全年进行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大棚种植容易出现“翻车”。
很多新手种植者不懂得大棚种植豇豆需要注意的事项,常常出现很多问题。与自然条件下种植豇豆不同的是,大棚为豇豆生产提供了一个相对于封闭、受外界干扰较少的人工环境。
豇豆的生长状况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也不再那么明显,对于新手种植者来说,要想种植好豇豆,要先大致制定一个生产方案。
根据所制定的方案准备物资、搭建大棚、管理大棚,熟悉豇豆种植的规律,然后根据豇豆的实际生长状况不断调整方案,为以后长期的种植积累经验。
一、制定生产方案
制定生产方案包括具体的方案制定,也包括对相关物资条件的准备。
1、方案制定
方案制定就是根据种植者种植规模的大小以及种植者所期望的目标制定一个较为详细的方案,这是针对新手种植者的一种方法建议,有丰富大棚种植经验的种植者可以不制定,根据往年种植的经验判断也是可以的。
新手最好寻求专业人员或者经验丰富的指导,制定一个种植方案,不仅可以规避很多错误,还可以有效提高种植效率,达到良好的收益。
2、物质准备
相关物资准备主要是准备豇豆的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等。
(1)选择品种
选择豇豆种子的标准是抗病抗虫、豆荚长、耐低温耐旱、生长周期短、产量丰富的蔓生品种,这种品种的豇豆可以更好适应种植环境,增加产量,如之豇特早30、早豇3号、成豇5号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品种。
(2)化肥选择
在大棚中种植豇豆,需要多次施肥,首先是种植前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豇豆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此次施肥要施加农家肥,最好选用腐熟的农家肥,不容易烧伤豇豆幼苗。
豇豆的生长与磷、钾元素有密切的关系,缺乏磷、钾会抑制豇豆的生长,所以应该在农家肥中适量添加富含磷、钾的肥料,如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钾等。
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要适当追肥,幼苗期和抽蔓期所需营养较多,应该在这两个时期额外追施肥料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其结果率。追施的肥料可以选择尿素或是粪水,使用浇灌的方式配合浇水一起进行,更利于植株吸收。
二、种植与管理豇豆
1、整改土地
豇豆是直接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土壤的适宜度直接影响到豇豆生长的状况,进而影响豇豆的产量,所以在种植豇豆前对土壤进行翻整是很有必要的。整改土地不仅可以将土壤深处不易吸收的养分翻整出来供豇豆植株生长需要,还可以将土壤中有害细菌和昆虫暴露出来,通过一定方式杀死他们,起到去除害虫的目的;再者,翻整土地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避免水肥流失影响豇豆生长。
2、播种育苗
豇豆一般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中播种种子,等到出幼苗后再转移到田地里生长。
为提高出苗率,将挑选出来的豇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水温控制在25~30℃浸泡5~7个小时,使豇豆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其提早结束休眠期,然后播种在准备好的营养钵或是营养土块中,促进其萌发幼苗。
为了补充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中的水分,应该在播种豇豆种子前浇足水,为豇豆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促进种子萌发,保证出苗率。
在播种豇豆种子后,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上覆盖一层地膜以维持地面温度,大棚种植最大的有点就是可以人为控制外在条件,在种子出苗前可以控制白天温度在30℃、晚上温度在25℃,这样的条件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出幼苗后要进行定植,但在此之前,要对幼苗进行降温炼苗,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加大通风量进行降温。
3、田间管理
在豇豆生长的整个时期,种植者要注重对豇豆田日常的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适当通风换气、及时补水补肥、定期除草除虫等举措可以有效促进豇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减少可能会抑制豇豆生长发育的因素的影响。
盛果期的时候要及时摘收成熟的豇豆,以防长老。切记不能连花序一起摘掉,会降低豇豆的产量。
以上是大棚种植豇豆可以使用的技巧以及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运用科学的方法种植豇豆是豇豆增产的基础,并且要根据实际种植不断调整改进种植方法以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大棚种植豇豆的方法体系,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