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党建模式引领精准扶贫央广网
2023/11/12 来源:不详近年来,绩溪县上庄镇寺后村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以党支部为核心,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受益的方式,逐步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党支部+项目”的“党建+”模式,引领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着力夯实基层党建,优化队伍带动发展。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强化服务助扶贫”这个主题,积极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探索实施“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党建模式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年成立寺后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扶贫产业发展计划和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合作社生产运营和健康发展。当年发放毛豆种子斤,发展农户种植毛豆亩,发放四季豆种子1多斤,发展农户种植四季豆亩,合作社实行保护价“订单”收购,促进集体经济、农户和贫困户增收。在合作社内发展返乡大学生、优秀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切实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年底,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寺后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为促进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优化模式助推发展。在确定了村产业发展方向即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思路后,为进一步形成规模和效应,年-年,连续几年通过流转农户土地,争取扶贫产业项目支持,与浙江等地收购商达成收购协议,种植紫茄。在土地耕种、管理种植和采摘销售过程中,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委班子积极带头,确定专人负责紫茄项目的实施。吸收带动农户包括贫困户3户在内约20多户近0人次参与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销售。连续三年紫茄项目年均销售收入40万元,带动每个农户(贫困户)平均增收1万元,紫茄项目村集体经济年纯收益均达2万元。-年,该村因地制宜,连续三年种植茶叶达到亩,带动村民务工收入人均增收1万元,村集体形成经营性固定资产。今年,在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支持下,种植黄精40亩的项目即将实施。
以蔬菜种植为龙头,拓宽扶贫增收渠道。通过党支部引领,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建成百亩紫茄种植基地等项目,村民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四季豆、豇豆、荷兰豆等形成一定规模,“种植、收购和销售”的产业链初具效应,成为寺后村推进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同时,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养殖业。年4月,村集体光伏电站一期投资48万元(60千瓦)建成并网发电,二期扩建项目,自筹资金8万元(10千瓦)已建成收益,光伏收益每年7万元。贫困户共安装建成光伏电站8户,预计户可增收约0元。养殖业方面,主要以黑猪、小黄牛为主,成为村民脱贫增收的又一渠道。
以扶贫项目为支撑,村内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有了明显改善。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在县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年依托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了前村至百步岭路基建设和道路硬化、河上桥至社川道路拓宽硬化;年完成了杨村、程家两条道路拓宽和部分硬化;-年先后完成了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小水利和小广场建设、村内水塘清淤以及前村礁-红泥降-毛竹坑、海滩上机耕路建设等。(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