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总是被豆荚螟啃食豆粒了解豆荚螟的生活

2022/10/8 来源:不详

豆荚螟是豆类种植过程中的特别常见虫害之一,成虫1~1.5公分长、身体呈红褐色或乳白色,农民朋友们将它叫作“豆角虫”。

豇豆、黄豆及四季豆等都是农村普遍种植的豆科草本作物,豆荚螟对豆类作物侵蚀比较严重的时候是节荚期到成熟采摘期,啃食豆粒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种植经验的朋友们应该对豆荚螟有所了解,它不仅仅啃食豆粒,对豆叶与根系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同时它并不只是破坏豆类,在有的山区豆荚螟有时也有啃食其它蔬菜的情况。豆荚螟的生长习性如何呢?需要怎样防治?那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豆荚螟的生长规律与习性。

豆荚螟属于螟虫,根据种群分布和外形特征可划分为很多种类,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豆荚螟均为浅褐色、红色与乳白色。豆荚螟有昼伏夜出的习惯,趋光能力不强。成虫羽化2天左右即可繁殖,多在土壤、杂草和豆叶上面产卵,气候温暖适宜虫卵孵化较快,一年内多可实现2~6次繁育。幼虫的爬行能力与成虫相当,啃食能力也会随着其生长发育而提高,成虫每天可啃食5粒左右的豆粒。豆荚螟的生长后期主要啃食饱满的豆粒,严重的时候可造成大面积的豆荚空壳与落果现象。

二、豆荚螟的科学防治要趁早。

大部分的豆科作物生长期都比较长,然而豆荚螟的繁衍效率又特别高,到了夏秋高温季节是豆类采收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豆荚螟侵蚀的高发时间段。单纯的依靠人工捕捉和鸟类啄食是不现实的,要提前做好豆荚螟的防治才是关键。在豆子播种之前就要使用多菌灵等药物对土壤作好消杀处理,并且用适量的拌种灵、福美等药物拌种再播种。豆类进入生长旺季的时候要加强培土和有机肥摄入,雨季气候做好疏通排灌,施肥之前先除杂,这些都是提前做好豆荚螟防治的有效措施。

三、花果期防治是杀灭豆荚螟的关键。

由于豆类品种、各地气候和定植密度的差异性,完全在豆类生长前期将豆荚螟、幼虫和虫卵清除是不太可能的,并且很多情况下豆荚螟的抗药性也在增强。豆类到了挂果期被豆荚螟啃食还有必要打药吗?当然是可以的,不要打药性过强、药效太持久的温和型药剂就可以。豇豆是一季多茬且花果同期的豆类蔬菜,在花果初期就可以进行药物喷施,可以用适量倍液的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乳油等药物稀释后喷施在豇豆的花蕾、豆荚和叶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