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鸿春园穿越上百年的味蕾记忆
2025/3/24 来源:不详从年鸿春园饭店建成,到年鸿春园饭店消失,再到年记忆鸿春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经典美味串联起时间的主线。7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民主路益天洋酒店二楼的记忆鸿春园,见证穿越上百年的味蕾记忆。
穿越上百年的“桌桌必点”
正值饭点,桌桌必点的糖醋里脊从记忆鸿春园行政总厨余胜利的手中,被端上了前厅的餐桌。听到前厅反馈来的食客夸赞,余胜利感到喜悦。这喜悦,多年前的王恺川最懂。
年,四川人王恺川在当时的迪化城(现在的乌鲁木齐市)扩大经营了自己的川菜馆,名为“杏花村”。经过两次搬迁,于改名改为“鸿春园”。糖醋里脊、麻婆豆腐等菜式广受好评,成为店桌桌必点的经典菜。
厨师正在为顾客制作记忆鸿春园的经典菜“鱼香肉丝”。
鸿春园的经典菜“糖醋里脊”
记忆鸿春园的经典菜“鱼香肉丝”,无论从摆盘还是色泽上看,都是非常讲究的
年,鸿春园饭店正式转为国营,年在原有的小二楼基础上建成新的五层饭店大楼,设有中餐部、西餐部和旅馆部、小吃部。除了散客、宴席,还能接待婚宴。自此,鸿春园进入新的辉煌。
几乎每张桌子上都能见到的糖醋里脊,端着搪瓷饭盆买鲜肉包子、端着铝饭盒打红烧肉的长队,都成了鸿春园的一道风景。鸿春园开设了乌鲁木齐市首家西餐厅,有供不应求的奶油蛋糕。
“一份红烧肉买回家后加豆腐、土豆、豇豆炖煮,能吃好几顿,可香啦!买蛋糕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奶油蛋糕香而不腻,散发着阵阵清香。”54岁的李建军曾住在鸿春园附近,看着附近如今的高楼林立,不由感慨时光易老。
新店开业故人来
年后鸿春园饭店改制,年被兼并收购的鸿春园饭店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一张承载着城市美味记忆的名片就此尘封,使得很多对鸿春园怀有深刻感情的人们感到遗憾,其中包括益天洋酒店上级单位新疆弘基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钦。
从记忆鸿春园的一角抬头一看就是人民电影院,这里承载着许多乌鲁木齐人的记忆
食客在记忆鸿春园就餐
马国钦的父亲曾担任鸿春园饭店总经理,他本人也曾在鸿春园就职。“打我记事起,父亲就拉着我的手,在还是小二楼的鸿春园木地板上走过。”马国钦说,鸿春园消失后,老职工和老食客们都希望看到它重生。
年,马国钦将益天洋酒店二楼进行装修,并将鸿春园的老师傅们请回来复刻鸿春园经典菜式。时隔14年后再次相聚,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师傅们激动不已,不计报酬忙碌了两个月,最终筛选出糖醋里脊、红烧狮子头、高丽丸子等20多道鸿春园传统菜品及6道主食小吃品种。
当年10月8日,记忆鸿春园开业。鸿春园饭店百年共有六代厨师。开业当天,鸿春园第五代厨师于德军、张建,第六代厨师李秀全、董坤明、王云龙纷纷上灶烹饪经典传统菜肴。鸿春园的老职工与老食客重聚一堂,很多人因感怀岁月流下了热泪。开业后,店里迎来了诸多鸿春园的老食客。散台发号排起长队,包厢出现拼桌现象,都只为一尝曾经记忆中鸿春园的菜品。
55岁的食客杨华回忆起人生中最甜蜜幸福的时光:“小时候每到节庆,父母就带我们去鸿春园下馆子,我总会缠着父母给我点那道外酥里嫩的糖醋里脊。”如今每当想念过世的父母,她便来到记忆鸿春园,那段美好时光被味蕾唤醒。
保留经典不断创新
新疆弘基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李智说:“我们这代人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与鸿春园有关。我参加完高考和同学去鸿春园吃饭庆祝,结婚喜宴也是在鸿春园举办。很欣慰还能看到鸿春园的老食客能找到熟悉的味道与情怀,当年的传统菜式也受年轻人喜爱。”
在散台和包厢,记忆鸿春园经理武霞会记录下食客口味与意见。她手机里是厨师结合时令与节庆每个月推出的2至4道新菜品的名单。这5年来,保证传统菜式不变的基础上迎合年轻人口味研发新菜品。
工作人员在为顾客介绍鸿春园的历史
眼下,马国钦正在编写一本关于鸿春园饭店历史记忆的书籍,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还能品味文化。“主打怀旧传统并不代表要一味“啃老”。通过顾客满意度对厨师考核,不断创新,让老味道和新口味都不掉队。”马国钦说,为了能跟上年轻人的消费方式,饭店还入驻了线上团购平台。
在附近上班的张雪丽今年27岁,常来用餐的她发出感悟:“因为没经历过父母年轻时的岁月,所以很难理解他们对一家饭店的感情。直到陪父母吃他们20多岁时最爱吃的菜,就突然理解了这种:每个人的青春都与一些美食有关,而鸿春园正好就是他们青春的一部分。将来,这里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记忆。”
文:余梦凡图:秦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