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豆腐干,干翻其他豆腐干成都Big榜
2023/2/13 来源:不详叙永人爱在杨武坊吃超神豆腐干。
一个小摊位,两口子守到卖。有时候,还要骑个摩托车,钻到各个网吧里头去,还要使劲编你买:买来吃了打英雄联盟才能超神,买点嘛。
据说这家超神豆腐干才是地道的叙永豆腐干,先卤再炸,外表酥脆,里面还要花开,塞折耳根、葱颗颗、花生米和海椒。味道不摆了。
也不晓得是不是来自叙永的有心人,摸到了成都人爱吃豆腐干的这把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豆腐泡,就是开在成都的、来自泸州叙永那方水土养出来的绝佳味道。
杂食家
包心豆腐干是天花板
这儿要更正一下,我们讲的豆腐泡,只是随口的一个喊法,这是不标准的。因为真正在泸州当地,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豆腐干。
圆子是资格的泸州叙永人,这家杂食家,就是她卖豆腐干的铺子。铺子是去年11月才开起来的,谁能想到,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还只是个地摊。
圆子最早其实是想到成都来开青年旅社的,结果遇到疫情,计划就搁置了。出于兴趣也好,为了生计也罢,她把自己做豆腐干的手艺拿上了台面。
最早最早,她还只是挂靠在楼下一家相熟的水果店,每天拿个几袋十几袋地卖,后来生意好了,她才换成了小推车。
去杂食家的那天是个下午,不到3点,店里的小厨房已是热火朝天。
一个师傅切豆腐,一个师傅炸豆腐,还有一个师傅拌豆腐,三个步骤清楚、齐全,又有序地进行,圆子则是在前台不停地接单。一个小老板管三个员工,这格局有点提劲。
店不大,左手边的风扇对着两盆金灿灿的豆腐干吹得攒劲,它们才出炉,需要冷却之后,方才进入下一步的烹制。
圆子热情,拿了一根竹签签duo了一块还在冒热油气的豆腐干给我,她喊我尝一下最原始的味道。
原始的豆腐干吃起来很赶口,“嘎嘣”一声,像是一场盛宴开启前的序曲。吃到中间,豆腐的香气才慢慢延展到唇齿之间。
中间的豆腐是白色的,镂空的,有水分的。它嚼起来软绵中又自带三分韧性,混合着刚才脆得掉渣的外皮,萦绕在整个味觉系统中打转。过程太美妙了。
正说着,圆子又相继给我duo了两坨豆腐干来。一坨甜辣,一坨糖醋。
经过调味之后的豆腐干比刚出锅的时候软绵了很多,搭配比例精准的佐料,原始的美好开始变得丰富又立体。越吃越香,越香就越吃,然后还要一边赞叹她们家豆腐巴适,佐料一绝。
圆子说,她一天大概要做四五百袋的样子,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完。除了几样招牌的口味之外,她一周还会做两次包心的豆腐干。
一边说,她一边把一盆拌得青花亮色的折耳根颗颗凑到我跟前,然后又领我去看了刚从叙永邮寄到店的新鲜豆腐。
想必,包心的豆腐干应该也是杂食家的天花板了。圆子一次只做得到个,做完就发朋友圈,一发朋友圈就卖完。这也不枉她清早5点起来做包心,然后一路接单接到12点的含辛茹苦了。
杂食家的杂食,指的,就是炸食。圆子这下,算是把豆腐炸出了花,把泸州人的口味稳稳当当地安利给了成都人。
我问圆子,开店这么久,啥子时候最开心?圆子说,这儿要过年了,她要给店里的几位炸豆腐的小二发工资,这个月工资高,她非常开心。
豆腐干
蕴藏开店机密
不管是美食软件上,还是大榜的好吃群,闹到要去万象城附近吃豆腐干的人不少。
我一直以为是什么神秘代码,就算是个谐音梗也不足为奇。殊不知,老板儿小赵却铿锵有力地给我介绍:年5月18号,我们正式开店,因此叫。倒也挺好记。
下午4点过,已是门庭若市。门前的吃客和外卖小哥总是匆匆赶来,然后又大包小包地匆匆离去。
我正好和一个女生擦肩而过,她提了多大一包塑料袋,有些笨拙地快步跑向街对面的那辆SUV。
上车前,她轻车熟路地把塑料袋塞进后备箱,再三按压,确定能关上箱门之后,方才关门上车。
小赵悄悄给我说,那女生是她们叙永老乡,她那一大包,大大小小装了20袋,一共是元。
也是糖醋麻辣和甜辣两味豆腐干卖得最好。除了脆豆腐干之外,她们还推出了较为耙和的软款。
豆腐干分大三角和小三角,夹心又折耳根、萝卜丝和混合。如果你不挑嘴,那依照这样的排列组合,长期持有也不会吃腻。
小赵说,软款豆腐干其实是到成都来了之后,根据成都人的口味研发的新款。
这和泸州叙永传统的豆腐干不太一样,脆的香是香,但口感始终没有那么圆实,馅儿也没有很多;而软款更接近于成都人心目中的豆腐干,更受成都人的喜爱。
我问小赵,脆的和软的在制作方法上具体有啥区别?小赵只说脆的会炸得更久,再说,就是机密了。在泸州叙永人看来,豆腐干可以遍街都卖,但关于火候和调料,始终都是机密,不可说。
我让装豆腐的大姐给我装一碗大杂烩,管它酸辣还是甜辣,麻辣还是特辣,软心还是脆皮,每样豆腐给我来一块。8元一碗,满得盖盖差点kang不下。
的豆腐品类多,所以吃起来,口感上的层次就会更丰富一些。
像包心的豆腐干,除了折耳根颗颗之外,她们家还有萝卜丝丝,如果你喜欢,二者混合,这又是一种全新体验。
见包心的馅料不够了,装豆腐的大姐又赶紧把盆盆端到里面,相继拿出折耳根、大头菜,然后又端回来,撒上火红的海椒面,拌了又拌,那种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腿软。
小赵一边接单,一边给我摊手:看哇,我们这家店上下拢共也就3个人。然后她手机上的信息一个劲儿地弹。根本忙不赢。每天块豆腐干儿,就是这么卖干净的。
郭满记豆腐干
舍得搁海椒的老板都是好老板
“现在你把你的头转向你的左手边,你看到那个白色的牌子没有?牌子下面有一家店看见没有?就是他们家!”
不是好朋友五花手把手地给我指,我还真没有发现,ego斜对面、新中兴侧门楼下的这家小吃店在卖豆腐干。
店面不大,三分之一是小卖部,三分之一是烤炉上不断旋转的烤翅,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一个小柜面,才是让人心心念念的豆腐干。
老板姓郭,泸州叙永人。郭老板分别朝对面和背面的两家铺面扬了扬下巴,他给我说,这两家店也是他的。我说他是垄断新中兴小吃第一人,他只是笑笑,没再多自夸。
郭老板这个卖豆腐干的柜面确实小。两个盘子,一盘麻辣,一盘包心,包心的有泡豇豆儿和折耳根。一目了然。
我说他豆腐这么好吃,为啥才整这滴点儿大的柜面?郭老板说,这个豆腐干也是前不久才开始卖的,没想到那么受欢迎,这儿过年之后,他准备把整个铺面都拿来卖豆腐干,再多出几种口味嘛。
我问郭老板,是不是你们叙永人都会弄这个豆腐干?他说,反正他这个手艺,是专门回叙永跟到当地一家叫李府记的老师傅学的。
学成之后,郭老板又专门去把做豆腐的工艺也一并学会。以后做豆腐,单脚利手,哪个都不靠,哪个都不求。稳稳当当。
不要看郭老板说话温温柔柔的,搁起海椒来,绝对不打让手。打包拿回办公室,同事大毛毛吃了挑了一块来吃,第一反应是:香!辣!
然后过了几分钟,她说:太辣了太辣了好辣啊!为这位江浙籍朋友心疼1秒的同时,我觉得郭老板的调味算是真正对上了成都人的口味。
记得临走的时候,郭老板再三问我,是不是要打包。我说是,他反而还有些面露遗憾:哎呀你要拿到吃多好,我可以给你多装几个。
叙永人的热情,赞。
吃了一圈下来,这三家豆腐干店各有特色。
如果专门大老远跑一趟去买,可以试试,如果有缘路过杂食家和郭满记,买一小份边走边吃,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成都范围内卖豆腐干的大概就是这三家。香香嘴儿些还有啥子好推荐?留言区等你来分享,千万不要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