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那些最牛逼的路边摊,养叼了南京几代人
2023/1/8 来源:不详总有一些馆子,没装修、没宣传
全靠吃货们口耳相传
南京就有那么一些店
没得铺天盖地的宣传
却勾得吃货隔三差五老往那儿跑
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深夜饥肠辘辘,一碗炒饭最能温暖人心。所以老头酸豇豆炒饭这样的路边摊,也能勾引着南京无数吃货的胃!堪称南京超人气路边摊扛把子。
如果说炒饭的灵魂是米粒本身,那么他家炒饭的精粹就是豇豆。豇豆酸甜超开胃,米饭粒粒分明,还有木耳,鸡蛋,火腿片,黄瓜丝做陪衬。
一起放入锅中翻腾跳跃,炒制匀称,每一口都有豇豆,孤独的美食家在寂静的夜里来上一份,心灵与胃都会被熨贴温暖吧。
小小的空心薄饼却让无数吃货心心念地想吃,找到它也很容易,在明瓦廊美食一条街就能寻到。
薄饼沥干油分,涮上特制酱料,撒上少许芝麻和香菜,快速剁成几块装盒,让人食欲大开!
那个油饼的脆呀,里面小鱼酱略带软糯的芯,咸酥适口,非常美味。
看起来和大多数鸡蛋灌饼大同小异,但这个让人想念的味道只有他家有。
饼皮先用油煎到膨胀,用小碗打一粒蛋进去加葱花搅拌,用筷子戳破饼皮把蛋液倒进去,过程一气呵成不带拖拉的。等煎到大饼两面金黄就送到炉子下面用炭火烘烤,把油逼出来,这是许多家店模仿他家没模仿到的地方。
刚出炉热乎乎的时候最好吃,饼很酥脆,煎得很到火候,可能是用炉火再烤过一遍的原因,饼吃起来很湿润不会干也不会油。里面可以加里脊、烤肠等等,料很足,吃到鸡蛋的地方,香的不得了!
南京人对蒸饭的情怀不减,大个子蒸饭在教堂斜对面,上面招牌是周瓜娃。
种类有脆条(油条做的手指大小),蛋黃,肉松,鸡蛋,里脊,烤肠。还有小菜免费加。
拎在手里都能清楚地闻到海苔被蒸饭的热度烘出来的香味。咸蛋黄流油,肉松带一点甜味,煎蛋很厚很大一只!标配老油条嘎嘣脆,咸菜点睛之笔!从头到尾都有料,每一口都不落空啊!!值得去排队一试!
破旧的店面竟然吸引无数吃货接踵而至,原因只有一个:好吃!一进店,老板娘很热情也很霸气,忙的时候:坐一会,我待会来点餐。
砂锅类型很多,喜欢他们家的汤底,应该是卤了牛肉的汁。这老卤也是多年来一直没变的味道。
牛肉厚实,牛肚Q弹,素鸡一大块,还有很多配菜都可以自己点,上菜的速度很快,咖喱粉香,粉丝煮的很烂,辣椒油,香!吃的上瘾的味道。
老板娘扎根于派出所边数十年,出摊就造成人群聚集,小盆友吃到大,吃到带小孩来吃,天热不出摊,天冷不出摊,心情不好不出摊,头天喝多了不出摊,热很了,就出去旅游,十足任性。
排队也是30分钟起步,大多数情况都被老会员定光了!(老会员是上墙的)必须在那排队才能吃得到。
肉馅是老板娘手锤出来的,加了些许牛奶和自调的味道。鸡蛋汉堡刚出锅是最好吃的时候,外酥内嫩,细腻的肉馅、蛋汁、孜然三者的相互融合。小口的将薄脆的外皮咬开,会有肉汁微微渗出。
阿婆五香蛋也是南京人心中的“老字号”了,虽然它连个门面也没有,就一块板~但是阿婆的手艺就是“老字号”的保证!好多人都慕名而来。
现在卤蛋涨到5块钱两个了,但味道还是没变。颗颗味道浓郁,卤汁完全熬进蛋黄里了。
口味甩普通茶叶蛋十条街,无防腐剂,蛋白虽硬但有弹性,蛋黄沙沙的口感,居然也浸入了香料的香味,推荐!绝对是一个摊位造就一个传奇啊~
吃货都知道麦德龙超市旁边,看到有条排队的队伍不用想肯定就是买买提了,去超市停车的路上闻道羊肉的味道,对于吃货来说简直就是红果果的致命诱惑。
闫寒冬他家的羊肉味道还是很足的,羊肉膻味香,每一串羊肉串基本都是肥瘦相间。不是那种纯瘦肉性,咬下去汁水很足,口感更棒。
味道有辣和不辣两种,他家的辣椒粉还是很给劲的。如果全部吃辣的可能会有些吃不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点。
梅花糕是很多老南京儿时的记忆,但是随着城市的变迁,越来越少见。
左师傅梅花糕开了有30年,从小摊到慢慢有自己的店面,讲究的就是用料实在,口感丰富。外地朋友来南京必去的小吃点之一!
一锅梅花糕,撒了葡萄干,果仁,红枣,小圆子等,还用不同颜色的标志出口味来,特别可爱。上面的小元宵软糯又劲道,里面的豆沙馅真材实料,很是香甜。吃完一个要回味良久,忍不住又买第二个!
藏在三七八巷里的老南京手工蛋饺,就是大名鼎鼎的哑巴蛋饺,远远的看见排着长队的小摊就是他家了。
蛋饺每人限购40个,需要耐心地排队等候,老板会拍照计数,来迟的人就不让排了。不想排队的话,他家豆腐皮包肉也不错,油炸、炖煮都挺好吃的。
蛋饺最为热卖,淡黄色的外表,朴素的气质,皮薄软嫩,Q弹爽口,蛋皮烤的恰到好处。买了回去用水煮或者搁点酱油和青菜,15分钟就可以吃了。简单最美味!咬上一口,香嫩流油的肉汁儿顷刻间就在口中蔓延开来。
南京的好吃的这么多,你都吃过了吗?
有没有你隐藏的绝世好店想要推荐给大家呢?
内容来源:南京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