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村的一颗石榴籽中国日报网

2023/11/26 来源:不详

在新疆乌什县乌什镇南关村,提起兰真玉这个名字,村民们都褒奖有加。她在南关村真情帮扶邻里近40年,带领村民通过种植温室大棚蔬菜走上了致富路,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邻里和睦的赞歌。

一棚“花开”处处春

乌什县许多人都知道,南关村有个别名叫“菜大队”,而对于这个别名的由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

兰真玉与丈夫哈文元刚结婚时,家里经济条件差。为了让几个孩子吃上饭、读上书,夫妻俩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靠翻做土砖勉强维持生活。

年,兰真玉种了一茬白萝卜,拿到市场上卖了10元。而那时一公斤羊肉才卖2.5元,这让兰真玉发现了种植蔬菜的商机。一家人经过商议后,决定第二年尝试着种植大棚蔬菜。

她从县科技部门借了元发展资金,经过一年的建设后,乌什县第一座温室大棚建立起来了。兰真玉靠着辛勤劳动和以往累积下来的丰富种植经验,三年还清了贷款,从此以后,兰真玉家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后来,马忠等周边村民看到兰真玉种大棚蔬菜经济效益好,就纷纷向她讨教如何建大棚、怎样种蔬菜。兰真玉耐心将自己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大伙,和丈夫一起上门指导,从建大棚到种植,全套技术倾囊相授。渐渐地,南关村的大棚从1座到2座、3座……逐渐发展到目前近座,成为远近皆知的温室大棚专业村。

虽无血缘亦可亲

“干妈,你在家怎么样啊,要按时吃饭,多锻炼。”8月23日,兰真玉的“干儿子”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给她发来视频问候。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今年16岁,在库车市上内初班。

年,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的父母工作繁忙,照顾他不便。一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的母亲到早市买菜,正好碰到了卖菜的兰真玉,便与她谈起小孩无人照看的事情。作为好朋友、好邻居,兰真玉当即答应帮她照顾小孩。就这样,4岁的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就来到了兰真玉家生活。那时,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身体瘦弱,还在学习说话的年龄,恰逢兰真玉的女儿哈丽大学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一边照顾家里,一边教阿里木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转眼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阿里木江长得又高又壮实,还说得一口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读小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异,顺利考上了内初班。直到现在,阿里木江只要一回家,都会来看望兰真玉这个“干妈”。兰真玉也经常夸赞“干儿子”学习成绩好,乖巧懂事。

“她就像我的亲妈一样,我长大后要好好孝敬她。”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说。

有困难就找兰真玉

兰真玉生性乐观爽快,在村里有极高的威信,不管谁家有什么事,她都会尽力去帮忙,村民遇到困难就会找兰真玉帮忙。

村民吐孙古丽·尼亚孜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生活很艰难。去年,为了让吐孙古丽·尼亚孜有稳定的收入,兰真玉将自己的2座蔬菜大棚免费提供给她种植,还借给她元,帮她买种子、搭架子,农忙时节还帮助她摘豇豆、收玉米,一年下来,吐孙古丽·尼亚孜靠种蔬菜纯收入达1.5万元。

“太感谢兰大姐了,现在我家情况有所好转,她的恩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吐孙古丽·尼亚孜说。

这些年来,村里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需要学费、谁家买化肥饲料需要用钱,兰真玉总是能帮一把是一把,不求任何回报。几年前,来南关村收蔬菜的李文高想买一辆面包车钱不够,兰真玉知道后借给他10万元用于购买面包车和扩大摊位。

“我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离不开兰大姐的帮助和支持。”李文高说。

逢年过节,兰真玉总是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送菜、送煤、送柴火、送衣物……她家是乌什县六乡三镇小有名气的民族团结之家,她用点滴善事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潘婷)(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