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地膜覆盖栽培分季节,种植的时候应当采

2022/9/15 来源:不详

豆科。豇豆属豇豆种中能形成长形豆荚的栽培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22。嫩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嫩豆荚肉质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烫后凉拌、腌泡,豇豆芽、幼苗、嫩叶都可作菜食用。干豆粒可煮稀饭,也可作豆沙及糕点馅料等。豇豆生长快,枝叶繁茂,成荚期的茎蔓含粗蛋白高达21.4%,营养丰富,也是很好的青饲料。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豇豆生长期间要求高温,耐热性强,在20℃~2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霜冻,在较长的10℃以下的温度下生长受到抑制。豇豆对日照的要求不严格,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壤土为宜。豇豆也比较耐干旱,但因其豆荚柔软而带肉质,故需水分及养分较多,结荚期如缺水,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种子萌发对湿度反应比较敏感,湿度过大,种子容易腐烂。温度在2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一般播后6~8天出现第一真叶。在15℃时发芽缓慢,降至10℃时,出土后两周才能抽出第一真叶。生长适温20℃~25℃,35℃以上或15℃以下,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容易引起根腐病、疫病等。开花结荚期间,茎叶继续生长,特别是结荚前期和中期茎叶生长旺盛,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以上。开花结荚适温20℃~30℃,以25℃左右最适。20℃以下,花荚分化发育缓慢30℃豆荚和种子分化发育迅速,但品质降低。豇豆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仍能开花结荚,不适宜强光照,但光线不足,也会引起落花落荚。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由于豇豆的根瘤较多,也能促进结荚,果实充实能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二、地膜覆盖栽培

1.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6月下旬上市。

秋季栽培:7月上旬种播,8月下旬上市。

2.品种选择

选用之豇早30、之豇28-2、之豇特长90、翠皮肉豇、绿领4号、之豇短蔓1号等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优质品种。

3.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做畦

豇豆不宜连作,应进行两年以上轮作。豇豆的根瘤菌不很发达,植株生长初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弱,为了促进前期生长发育,施足底肥十分重要。土壤耕翻时,根据肥力条件每m2一次性施优质腐熟有机肥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5kg。肥料撒匀,深翻20cm,耙耱平整做畦,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细致整地,平整后做畦,畦宽80~cm,畦高15~20cm,沟宽30~45cm。

(2)播种

①种子质量。选择有光泽、无虫害、无霉烂、饱满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整齐度,严禁曝晒。种子质量应符合GB.2种子质量要求。

②播种时间。春茬4月下旬播种,秋茬7月上旬播种。

③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每1kg种子用药3g)的1%甲醛溶液将种子浸泡10~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随即播种或浸种催芽。或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枯萎病、炭疽病。

④播种方法。土壤10cm深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播种,早播地温低种子易霉烂、易遭霜冻。为防治根腐病用50%多菌灵2.5kg加水kg做浇穴水用;先浇穴水,后播种、覆细湿土厚3cm,后覆盖地膜。

⑤播种量。每m2用种量2.5~3.5kg。

⑥播种密度。每畦播2行,穴距28~30cm,每m2播~穴,每穴播3~4粒,保苗2~3株。

(3)田间管理

①追肥灌水。第一批豆荚采收后,开始追肥,每m2追施尿素10~15kg,以后每隔1~2水追肥一次,避免植株早衰,同时注意追施速效磷钾肥。合理采用叶面追肥,生长中后期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害,用尿素0.2%~0.5%或磷酸二氢钾0.1%~0.3%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能快速补充养分。

豇豆前期要尽量控制水分,做到浇荚不浇花。当第一批豆荚3~5cm长时开始灌第一水,进入结荚盛期,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根据天气浇水,确保荚果生长及果实肥嫩。

②中耕除草。中耕使土壤疏松,以利提高地温促进发根。第一次中耕以浅为宜。第二次中耕,在抽蔓之际可适当向植株根部培土。切忌松动植株根部,同时将畦沟杂草拔除。

③插架引蔓。插架在开始抽蔓后进行,用长2.5m以上的竹竿或树枝在距离植株10cm的地方插“人”字形架,每穴插1根,引蔓上架。豆类蔬菜的蔓具有左旋爬蔓的功能。

(4)病虫害防治

①豇豆病虫害种类。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潜叶蝇、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

②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

③农业防治。选用高抗多抗(耐)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害数量。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

④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所有部分)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锈病 用粉锈宁、达科宁等药剂防治。

叶斑病 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根腐病 用多菌灵、敌克松、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

潜叶蝇 优先采用爱福丁、绿菜宝,还可用乐斯本等药剂防治。

选药用药技术表

蚜虫、白粉虱 用吡虫啉、扑虱灵、灭扫利等药剂防治。

红蜘蛛 用螨克等防治。

豆荚螟 用溴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⑤合理施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选药用药技术见表。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转发、评论和分享,我们下期见,拜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