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场内罕见的康熙单色釉早期大拍
2022/9/23 来源:不详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m.39.net/pf/a_4345634.html
上期我向大家介绍了年佳士得纽约春拍的“元青花”。这期聊聊同一个专场的“康熙官制单色釉”陶瓷艺术品。
佳士得年纽约春拍图录封面因为现在单色釉瓷器的收藏,随着藏家审美的提高,也越来越受追捧,尤其是明代至清早期的单色釉精品最受青睐。
接下来那我还是和以前一样,按拍品序号从前往后给大家介绍。
清康熙黄釉碗第一件就是一件黄釉瓷器,拍品编号号,图录名称清康熙黄釉碗。黄釉,我在之前的栏目中经常介绍明代和清雍正时期的。那是因为明代创烧,而雍正的黄釉在某种程度上讲,应该是清代的巅峰之作。
那是不是清代其他朝都不好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各朝都有精品出现,只是以雍正朝数量为多,像这只黄釉碗的釉色就为同期之最。
清康熙绿釉梅瓶下一件,光釉色就极为稀少,拍品编号,图录名称清康熙绿釉梅瓶。此件从图片上看,这种绿色应称为瓜皮绿釉。瓜皮绿釉属于低温釉,出现于明代中期,至清康熙时最盛,因色如西瓜外皮,故得此名。
这件梅瓶的形制十分规范,器身上可见旋纹,那是因为当时的工艺水平造成的,这点也可作为鉴定之标准。
清康熙天蓝釉太白尊以下几件在器型上,均为康熙创烧,各位容我一件一件给您介绍。号拍品,图录名称为清康熙天蓝釉太白尊。太白尊为康熙典型之器,其形小口侈唇,短颈,半球形腹,平底内凹,腹部釉下划花出等距离的三个盘形蟠螭纹。
此类器型为康熙官窑独有,后朝官窑并无烧造,只是到了晚清以后,民间有所仿制。
清康熙白釉瓶号拍品,图录名称清康熙白釉瓶。从名称来看并无出奇,但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此件器形的独特之处。这件的名称应为白釉折肩长颈瓶,此类长颈瓶在康熙朝,还有其它型质,只是细节略有不同。
清康熙豇豆红洗号拍品,图录名称清康熙豇豆红洗。这件的器形也为康熙创烧,比明代洗要矮平很多,像一件打击乐器锣的形状,故名镗锣洗。此种洗,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所以这件名称应为豇豆红镗锣洗。此洗外部所施釉色为豇豆红釉,这种釉色如豇豆成熟之红色,故称豇豆红,这也是康熙朝新创烧的一种红釉品种,又有美人醉之称。
另外介绍一下,康熙朝的豇豆红瓷器,只烧制了八个品种(也有说九种的),所以老行里称之为“八大码”。
清康熙天蓝釉洗号拍品,图录名称清康熙天蓝釉洗。这件从型质上看和上件一样,所以这件的名称也应为天蓝釉镗锣洗。
听老行里说过,前面所说的“八大码”在康熙朝烧制过两种釉色,一种是上面的豇豆红釉,另一种就是这件天蓝釉的。但查找资料后发现,豇豆红釉的“八大码”在香港早期拍卖场里出玩过,可是天蓝釉的从来没有集体显身过,就连单品拍卖也只限于少数几个品种,国内外博物馆也是这种情况。估计天蓝釉的“八大码”有可能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
这期聊的几件康熙单色釉瓷器,不知各位感觉如何?欢迎大家点评!下期精彩继续,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