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鉴赏
2022/9/17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豇豆红”又称“美人霁”,是清康熙年间创烧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其色彩酷似熟透的豇豆皮而得名。豇豆红釉色千变万化,烧成难度很大,成功率极低,只能少量生产,基本都属于江西景德镇御窑制品,专供皇室使用,是康熙年间官窑的典型器物,一般只限于水盂、印盒、笔洗等书房用具。太白尊:是我国古代文房用具中,用于贮存研墨用水的文具,因其摹仿唐代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也称“太白坛”。由于其形似圈鸡用的罩,所以民间又称为“鸡笼尊”。
此藏品为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小口,溜肩短颈,半球腹,平底,浅圈足,红釉中有绿色苔点,腹部暗刻团龙纹,为不可多得的文房器皿。器身外部通体施豇豆红釉,内壁及器底均施白釉,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青花楷书款。
这只小小的玩意供在案头,作用当然也是水盂、水注之类,而更重要的是其艳而不俗的釉色。书案所置文房之宝,瓷器必不可少,然体积不可太大,否则难免累赘、笨拙,须轻巧、雅致才好。而既要巧、雅,又要有点睛作用,无非是在色泽上作选择。绿釉秋叶笔掭、青花笔船、豇豆红尊皆可入选。
豇豆红釉系康熙年间仿明宣德铜红釉制品,色调淡雅,似豇豆红色,或比作桃花之红,‘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也有高下之分,通体一色、明快洁净者称‘大红袍’、‘正红’;有深浅不一斑点及绿苔者略次,称‘美人醉’(‘美人霁’);色再浅者称‘娃娃脸’、‘桃花片’,有幽雅娇嫩之态;色渐次者,称‘榆树皮’、‘驴肝马肺’,与美人桃色绝缘了。豇豆红釉多见小品,如柳叶瓶、水盂、印盒及这类太白尊,看来除去实用之外,其点缀效果亦功不可没。
“大白尊”又称“太白坛“,因摹仿诗人李太白的酒坛而得名。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竹罩,故又称”鸡罩尊“。是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文房中的注水器。虽然豇豆红和郎窑红同属铜红釉,但豇豆红的含铜量比郎窑红要高出四倍之多,是康熙晚期才创制出的新釉色品种。因色泽晶莹,与豇豆皮颜色相似而被称为“豇豆红釉”。又因豇豆红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色釉,由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烧成后呈色各异,有的粉红色中泛著深红斑点,有的则在浅红色中疏露著绿斑。因而,喜爱收藏的人们赋予它们如“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大红袍”、“正红”等美丽的名字。豇豆红烧制难度很大,成品率低,是专供宫廷御用之物,非常稀少珍贵。此器釉色艳丽夺目,为康熙时单色釉瓷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