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豇豆红釉瓷器呈色分为几个等级样子收

2022/9/17 来源:不详

豇豆红釉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红釉瓷器,豇豆红釉瓷器以铜为着色剂,高温烧造而成的。因其呈深浅变化的粉红色,有时掺杂绿斑或色晕,恰似豇豆色泽,所以叫豇豆红釉。豇豆红是康熙单色釉瓷器中烧制难度最大的釉色品种,所以豇豆红大器很少见,因为少见,而且豇豆红釉精美异常变化多端,仅仅豇豆红就分好几个等级,而且有不同美丽的名字,豇豆红釉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来形容康熙豇豆红釉这种名贵的瓷器品种。

豇豆红釉成分等级

豇豆红釉是按照成色划分等级的,因为是豇豆红釉是名贵的高温铜红釉,烧造非常难,因此呈色不稳定,有的是深红色,有的因其呈粉红色,有时掺杂绿斑或色晕,恰似豇豆色泽,故名。又有“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美名。

1.豇豆红釉瓷器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豇豆红釉称“大红袍”;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豇豆红釉釉色

2.色调再浅一些的,略次者豇豆红釉瓷器,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艳美,但有优雅娇嫩之态。

豇豆红釉菊瓣瓶

豇豆红釉菊瓣瓶,高20.3cm,口径5.2cm

豇豆红釉菊瓣瓶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呈现出深浅变化的粉红色,其间夹杂少许绿色苔点。

3.再次等的豇豆红釉瓷器色调更浅,或者晦暗浑浊,名为“乳鼠皮”或“榆树皮”。

清代康熙官窑豇豆红釉莱菔瓶

豇豆红釉莱菔瓶

豇豆红釉莱菔瓶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通体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起弦之处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内壁施透明釉,微泛绿色。外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4.最低等级的豇豆红釉瓷器釉色呈色暗褐,称“驴肝”、“马肺”。釉面灰黑不匀,呈现黑焦状。

豇豆红釉器外壁的铜红釉是分几次吹釉然后高温烧成的。由于釉中含有微量铜的成分,在烧成过程中会造成氧化而产生绿色的斑点,俗称苔点,掺杂在红釉色中相映成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