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富贵的清代红釉瓷器

2022/9/17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图①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图②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③清乾隆珊瑚红地贴塑螭龙纹罐(戴福葆旧藏)

图④清宣统祭红釉贯耳瓶(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就意味着平安、喜庆与吉祥;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因此,每逢喜气祥和的节日庆典时,红色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装饰主角。而瓷器的英文名又与“中国”的英文相同,在特定的环境下,瓷器就代表了中国。因此,品赏中国红文化,瓷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新年初启,笔者特地整理了一组充满吉祥喜庆元素的清代红色釉瓷器,藉此祈愿新年红红火火。

豇豆红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是清康熙时的铜红釉中名贵品种之一。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因此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之美誉。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图①):直径12.5厘米,小唇口,短颈,溜肩,圆弧大腹如倒置之碗,底部内折为平面,下为内圈足,足底露胎。该尊造型独特,细小的口径与宽大的腹底形成奇妙组合,于比例失衡中寻求匀称。尊里为纯白釉地,口部为灯草边,颈部以下外表满施豇豆红釉,在浑然一体的淡红釉中,掺杂以迷人的点点绿斑,妙趣横生,可谓名符其实的“美人醉”;尊腹部三面暗划有三组团螭纹,器底为纯白釉地,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郎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它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图②):高45.5、口径12.7、足径14.4厘米,口沿微侈,颈短而直,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瓶外壁满施郎窑红,釉面肥润,釉汁莹厚如堆脂,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有观赏不尽的韵味。釉面开裂纹片,清澈透亮,有垂流现象。颈部近口沿处呈蛋清色,其余部位釉色鲜红浓艳,如初凝牛血般鲜红艳丽,可与饮誉中外的明代宣德宝石红釉并肩齐名,因而有“比视成宣欲乱真”之说。越往器体下部,红色越浓艳,这是由于釉料在高温下自然流淌,集聚器下之故,底足旋削工艺高超,流釉不过足,无粘釉的缺陷,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美誉。整器色彩绚丽,红艳鲜明,瓶口与瓶颈红釉浅淡,至肩部逐渐深红,渐变效果颇令人迷,强烈的玻璃光泽,为康熙一朝郎窑红的典型代表。

珊瑚红与矾红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红釉,始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较盛,是将红釉吹在白釉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媲美,又因其呈色红中闪黄,与珊瑚颜色相似,故名。著名收藏家戴福葆旧藏的这件清乾隆珊瑚红地贴塑螭龙纹罐(图③):高17.5厘米,圆口微收,鼓腹,圈足,通体以吹釉法施彩,施釉薄而细匀,无刷釉痕迹,故而色调沉着含蓄,光润艳美,给人以喜庆吉祥之感。罐上贴塑螭龙于口沿,四爪尖利、昂首曲身,造型颇具肌肉感,似即将腾起,动势内蕴,傲视来者。以珊瑚红釉为地,其上以金彩点描涂染,毛发鳞片依次展现,金灿吉庆,富丽堂皇。器底亦施红釉,以金彩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祭红釉是景德镇的陶工在明宣德时期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清宣统祭红釉贯耳瓶(图④):通高30厘米,长方直口四角形,口沿处折成倭角,并延至肩部;瓶颈左右两侧各置有管形竖耳,故名“贯耳瓶”;瓶腹外扩成弧形,腹下部内敛,底为长方形高圈足。此瓶口沿内部施以红色釉,器身为艳红色釉,口沿、贯耳沿及瓶身四角边缘,均于满施的红釉中擦露出绛紫色至灰白色胎体;瓶腹部边缘线两侧另饰有棕黑装饰色,使器物更为新颖别致,其厚重的胎体、粗放的造型、变化的色彩都显示出清晚期官窑器的典型特征。瓶底与足底均为无釉露胎,底部中央刻有阴文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二行款,字体清秀工整。

瓷上飞红庆华年,吉祥如意暖人间。瓷上的红,鲜艳夺目,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祝贺,内心的喜悦也从红红的喜气当中散发出来。这象征吉祥的红色,也绵延地传递了恒久的喜庆气息。

(据《收藏快报》程磊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