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瓶你知道吗清代莱菔瓶瓷器如何鉴别

2022/9/24 来源:不详

莱菔瓶因为康熙八大码而逐渐走进瓷器收藏者的视野,很多人之前奇怪这种器形为什么叫莱菔瓶呢?因为这种器形跟萝卜的造型有点像,古人把萝卜就叫莱菔,知道这个知识点就不难理解莱菔瓶了。

  莱菔瓶器形

 冬青釉莱菔瓶,清康熙,高19.2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3.5厘米。莱菔瓶瓷器器型总体是撇口长颈、丰肩鼓腹,胫部内收,足脊窄细很想萝卜的细条造型,所以古人把这种器形形象的叫莱菔瓶,我们今天的人也喜欢把莱菔瓶叫作“萝卜尊”,叫“萝卜尊”比较俗气了,感觉今天的人文化底蕴没有古人深厚了。莱菔瓶是清代康熙烧造的新器形,小口,细颈,丰肩,凹底,小窄足,是清代早期非常受文人欢迎的器形,所以常常出现在书房用具中,成为清代早期流行的器型之一。莱菔瓶的釉色莱菔瓶的釉色相对种类比较少,主要是豇豆红釉,还有豆青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几种釉色,但是康熙时期大量生产豇豆红釉的莱菔瓶八大码,所以豇豆红釉的莱菔瓶最常见。 豇豆红釉莱菔瓶,清康熙,高19.8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4厘米。   

  清雍正斗彩“老子出关”图大莱菔瓶

  如何鉴别清代莱菔瓶莱菔瓶在清代早期器形都比较细长,撇口长颈、丰肩鼓腹,造型轻灵秀美;清代早期莱菔瓶一般颈部都有2至3道凸起的白色弦纹,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清代早期莱菔瓶瘦底、足底内凹,修胎规整,圈足内施白釉;清代中期以后的莱菔瓶器形没有早期的秀美,器形开始变得相对粗壮,器形厚重了,而且瓷器颈部和肩部都变粗了;清代中期以后的莱菔瓶底足也变得跟器身基本等宽了,器形感觉更平稳了;清代中期以后的莱菔瓶釉色也发生变化了,釉色有青花、粉彩等釉色了,颜色更丰富了,不再是以单色釉为主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