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煤霉病危害大明白发病原因,豆角开花结

2025/7/18 来源:不详

豆角(豇豆)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因生长期短、经济效益显著而被农民广泛种植,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

很多人在种植豆角时,会发现叶片上有紫褐色至深褐色的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会密生灰黑色的霉,受害的叶片易脱落,出现这种现象很直接的说明豆角患了“煤霉病”。叶片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如果叶片受损或者过早脱落,就容易导致植株早衰,豆角早衰就意味着开花结荚期缩短,会使豆角的产量严重降低。因此,种植豆角对这种病害需要重点防治。

豆角煤霉病的发病特点:

1、主要危害成熟的叶片。豆角煤霉病的病斑最容易在成熟叶片上发现,因此这种病害往往从植株的下部往上扩展蔓延。

2、病斑的大小为0.5~2厘米。在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上仅仅出现“紫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会慢慢扩大到1~2厘米,病斑的颜色会变成深褐色,病斑的周围往往是正常的颜色。

3、湿度大时病斑会长灰黑色的霉。豆角煤霉病的病菌属于一种真菌,喜欢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繁殖,当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会长灰黑色的霉,且叶背的霉会更加密集。

特别注意:煤霉病的病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当温度大于23℃、空气湿度大于90%时,发病的几率会大大提升。煤霉病的病菌通过“孢子”随风或者雨水反溅传播,冬季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因此豆角一定不要重茬栽培。

雨水比较多的地块、重茬地块、排水不良地块、地势低洼地块、田间通风性差的地块往往发病严重。豆角苗期一般不会患煤霉病,从植株现蕾一直到采收结束都是发病的高峰期。

豆角已经患煤霉病,我们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1、摘除病叶。豆角患了煤霉病后,病斑上含有大量的病菌,在发病初期我们要及时摘除病叶(长有霉的病叶要重点摘除),以减轻病害蔓延。摘除的病叶要及时带出田外烧毁或者掩埋。

2、及时喷打农药。这种病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蔓延很快,我们必须要喷化学农药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可以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倍液,或者喷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注意:喷药后3小时内下雨,则需要重新喷药。喷药一周内禁止采摘。

3、地面撒草木灰除湿。田间湿度越大,这种病菌蔓延得越快,除了雨后要及时排水外,我们最好在田间撒草木灰。草木灰除了能给豆角提供营养外,而且还能吸收空气以及土壤中的水分,能有效的降低田间的湿度,能有效阻止病害蔓延。

4、晴天进行整枝。田间通风透光性差有利于病菌滋生,因此我们可以把过密的枝条、病枝、不结果枝剪掉,通过整枝能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能有效降低田间湿度。

注意:给豆角整枝应选择在晴天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能防止病菌感染。

5、给豆角喷磷酸二氢钾。豆角患了煤霉病后,植株容易早衰,此时我们应及时给植株补充养分。豆角是豆科植物(自身能固氮),在生长中后期对钾、磷的需求量比较大,磷能促进开花,钾能促进结荚。

给豆角喷0.3%的磷酸二氢钾(9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能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能防治植株早衰,对豆角产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6、停止浇水。豆角患了煤霉病,说明田间湿度大,我们应停止给豆角浇水,以免进一步增加田间湿度。

注意:豆角根系发达,耐旱能力比较强,在开花结荚期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浇水过多除了会引发病害外,土壤水分大还不利于根系根瘤菌的活动,会引起落花落荚。

总结,种植豆角时,我们只要做到不连作栽培、合理密枝、加强养分供应就能有效的预防煤霉病的发生。当豆角植株患了煤霉病后,我们应及时摘除病叶、及时喷打农药,同时想办法降低田间湿度,这样就能阻止病害蔓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0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