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豇豆定植后的管理,简单易学,一看就懂
2023/1/19 来源:不详(一)冬春茬及春提早菜豆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初期以保温为主,密闭棚室以利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5~20℃。3~5天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保持15~20℃,夜间12-15℃,防止秧苗徒长,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开始抽蔓时,逐渐升温,但不可过高,白天温度为20~25℃,夜间15~20℃。在此期间仍进行中耕松土,并培垄,以促进基部发生侧根,一般每6-7天进行1次。
植株抽蔓后,要做好插架或吊蔓工作。如果吊蔓栽培,要注意引蔓绳的上端不要绑在棚室的骨架上,而应在定植行的上部另设固定铁丝,距棚面30厘米以上,以防菜豆的茎蔓、叶片封住顶部,影响光照,同时还会造成高温危害。
菜豆在开花前,一般不进行追肥、浇水,以免茎叶徒长,发现干旱可少量浇水,进行促根控秧。随着植株的生长,开始进入结荚期,白天温度保持22-25℃,夜间15-20℃。当第一花序上的豆莢达3~5厘米长时开始追肥浇水,每平方米随水追施尿素15~20千克,或大粪水千克以上。结英盛期需勤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每采收1次浇1次水,水量可酌情掌握,两水中间追1次肥,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5千克。
若用0.01%的钼酸铵溶液进行喷酒,可提高菜豆的产量。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的菜豆,进入结英盛期时,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最低气温达15℃以上时昼夜通风。结荚后期,及时打老叶、黄叶、病叶,使其通风透光良好,促进侧枝萌发和潜伏芽开花结荚。
(二)小拱棚短期覆盖菜豆管理
小拱棚菜豆定植后,密闭不通风,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缓苗。由于小拱棚空间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棚内温度可超过30℃,夜间外温下降后棚内温度只比外界高2~3℃,但是因定植时已浇足定植水,棚膜内表面布满水滴,可有效地防止烤伤叶片,10厘米地温下降缓慢,使菜豆生长不受太大影响。
缓苗后选南风天,揭开薄膜进行松土培垄,一般开花前不浇水,但可追肥1次,平方米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然后覆盖薄膜。若温度超过25℃,开始通风,20℃时闭风。通风时,先从小拱棚的一侧顺风通风,随着气温的升高,通风量逐渐加大,通风时间逐渐延长,揭开小拱棚的两端通风,若温度还降不下来,再从中间开口通风。当外界温度完全适合菜豆生长发育要求时,选择早晨、傍晚或阴雨天,撤下小拱棚,进人露地常规管理。因为矮生菜豆结荚早,追肥、浇水应及早进行,所以撤棚前追1次肥后,浇水应及时跟上,促进结荚,提高产量。
(三)冬春茬及春提早豇豆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3~5天内,密闭保温,以利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15℃以上。开花结英期温度保持25~30℃,35℃时开始通风,29℃时闭风。对于春提早栽培的豇豆,到了开花结英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当气温稳定通过20℃时,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并延长通风时间,直到将薄膜全部撤除。在水肥管理上,除了浇足定植水外,开花前一般不浇水,但要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当第一花序坐住了荚果,以后又相继出现几节花序时,开始浇水、追肥,促使豇豆多开花、多结荚。
初期可采用穴施,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随后浇水,干湿适宜时间锄地并培土。待第一荚果采收前,第二、第三个荚果开始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进行1次施肥、浇水。以后随着荚果的采收,不再控制浇水,每10~15天浇1次水,并顺水追施磷酸二铵10千克,保持植株健壮和旺盛的开花结荚能力。中上部花序开花结荚期间,除了正常的施肥浇水外,还可进:行叶面喷肥,如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
除了以上管理外,还要做好植株调整及插架或吊蔓工作。植株长到30-35厘米时,要及时插架或吊蔓,从生产上看,吊蔓栽培不仅通风透光良好,而且费用低。--般是在垄的上方沿拱架固定-一根铁丝,根部插上短竹竿,把塑料绳绑在竹竿与铁丝上,伸蔓后,将蔓盘绕在撕裂膜上,每5~7天盘绕1次,吊蔓宜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进行。为促进早熟,主蔓第一花序以下萌生的侧蔓一律打掉,第花序以上的叶芽及早摘除,以促进花芽生长。如果是主侧蔓同时结荚,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2片叶摘心,促发侧枝上花序的形成。在主蔓长到快接近棚面时摘心,同时对中,上部萌生的侧枝也要摘心,以促进主、侧蔓上的花芽发育、开花、结荚。
(四)秋冬茬及秋延晚豇豆定植后的管理
秋冬茬及秋延晚虹豆定植后的管理与春茬虹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温度管理上,定植初期要加强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在适宜豇豆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生育后期,外界气温降低时,要加强保温,尽量使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不低于I5℃,同时只要土壤干湿适宜,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防止温度下降过多,影响开花结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