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瓷的鼻祖钧窑红釉,对后世陶瓷影响

2023/7/30 来源:不详

每当看到郎窑红、祭红、豇豆红……无不被它们的色彩所打动。上述提到的几种红釉集中在明清两朝,然而早在宋朝,红釉就已经存在。今天和大家共鉴它们的祖先——钧窑红釉。如此绚丽的红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红中带紫)菱花式花盆故宫博物院馆藏

据文献记载,第一个尝试烧制红釉的是钧窑。虽然我们提到钧窑,脑海中呈现的是窑变,但窑变并不是一种颜色,其中就有红色。宋代钧窑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出铜红釉。钧窑烧制的红釉被称为“均红”,也是我国公认出现最早的红釉品种。

宋均窑玫瑰红釉牛钵宋均窑玫瑰红釉玉壶春瓶

均红釉的烧制成功,对当时来讲使得釉色的种类更加丰富,是中国陶瓷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对于后世来讲,均红釉的烧制为以后红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明代的霁红釉、宝石红,清代的郎窑红、豇豆红……这些后世红釉的出现同钧窑都有着抹不开的关系。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钧窑在宋代确实成功烧制出了红釉,但是钧窑的红釉存在一些问题。

宋钧窑海棠红釉小碗

问题1:钧窑的红釉不是那么红

均红釉同后世的红釉相比,并不是那么红,勉强可以称为红釉的是“海棠红”,但是釉色过于深沉,还有一种红釉为“紫红色”,某种程度上已经不算是红釉。均红釉瓷通常为红蓝紫三种颜色相互交错,纯粹意义上的红釉瓷器并不是特别成熟。

宋钧窑内青外紫釉海棠式花盆及托金-元钧窑海棠红莲花式盆托

问题2:均红釉失传了

据史料记载,均红釉主要出现在宋朝,从元朝开始慢慢减少,到了明朝初年钧窑已经很难烧制出红釉瓷器。基于这点,有人认为明清两代的红釉可能和钧窑并没有关系,而且景德镇从宋末也已经开始烧制红釉。钧窑在北方,景德镇在南方,两者并没有太大的交集。均红釉的意义可能只是占据了第一,但对后世红釉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宋钧窑玫瑰紫釉花盆故宫博物院馆藏

以上两点是一些人对均红釉的怀疑,多少带有胡搅蛮缠的成分。先说第一点,均红釉在色泽上确实比不上后世的郎窑红等红釉,但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世的红釉又谈何发展?再说第二点,钧窑的红釉虽然从明朝就已经失传了,但却被其它窑口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北宋灭亡后,北方瓷器匠人(钧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为南北方瓷器交流提供了条件。

清道光仿钧窑变釉石榴尊故宫博物院馆清雍正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故宫博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钧窑对于红釉的烧制也在不断进步。在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钧瓷不红,一世受穷,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既表达了均红釉的珍贵,同时反应了均红釉的出现存在一定偶然成分。到了金元时期,已经可以人为地对红釉进行一定的干涉,比如钧窑烧制的“红叶题诗盘”,其上“红叶”的方向具有一定规律,很有可能是人工作用的效果。

金元钧窑红叶题诗盘

综上,正是由于钧窑第一个实现了铜红釉的烧制,并且在烧制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为其他瓷器产区积累了经验,从而促进了红釉的不断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均红釉,后世还有红釉的出现吗?或许还会出现红釉,但时间可能会推迟很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