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链强链小豇豆牵出大产业,粤黔协作共建现
2022/6/27 来源:不详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兴农公司农产品加工中心,清香、浓郁的酸豇豆香飘四溢;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机器有条不紊地运作;视频监控画面中,工人们忙着清洗豇豆、打包封装,一派繁忙景象。在黄埔-独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这座由广州帮扶资金建设的豇豆深加工车间正在结出硕果,带动着独山豇豆产业的蓬勃发展。兴农公司是独山县国有龙头企业,主要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购销储存等。年,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独山小组与县乡村振兴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审核,决定投入广州帮扶资金万元,运用现有厂房,新建窖池立方米,购置农产品流水线加工设备、航吊、配套给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等相关设施设备。这套现代化的生产设施设备,主要生产酸豇豆、泡椒、酸笋、酸蕨菜、鱼酸菜、糟辣椒等产品,具有年产糟辣椒吨、酸笋吨、酸蕨菜吨、酸豇豆0吨、泡椒吨、鱼酸菜0吨的生产能力。豇豆,成为年项目建成后首先大力发展的产业。
加工产业带动豇豆种植,保底收购提升农民信心
年,兴农公司按照独山县的部署,大力发展豇豆产业,广州帮扶项目深加工产业园的落实,坚定了公司的信心。兴农公司积极深入农户,大力推广豇豆种植,走村串户,积极配合各镇推广种植豇豆,主动上门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年全县共推广种植约3万亩(2季),涉及玉水、基长、上司、下司、百泉等多个镇。该公司在示范基地种植现场,积极提供培训服务,聘请技术人员在全县进行指导服务,做到“哪里有问题,兴农必到位”。同时,为全县亩豇豆种植购买自然灾害险,在全县布局豇豆收购点30个,将农户种植的豇豆全部保底收购,收购价每斤1.2~1.4元不等。此举解决了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为全县农户广泛种植豇豆提供了可靠保障。建立“七统一”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为了确保豇豆的品质和产量,兴农公司结合独山实际,形成了“七统一”的发展模式。一是“统一品种”,选取优良的豇豆品种,将其与独山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有机结合,打造高品质的好豇豆;二是“统一农资”,提高产量、促农增收;三是“统一收购”,让种植户种得放心、安心,使豇豆产业实现产、供、销无缝对接;四是“统一培训”,认真培训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全县豇豆收购点负责人,为有意愿的农民提供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指导,确保豇豆种植和收购工作稳定运行;五是“统一销售”,主动对接省内外市场及酸豇豆加工厂,拓宽独山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六是“统一保险”,为豇豆生产免费购买农业保险,确保订单种植农户保底收益;七是“统一品牌”,依托农产品加工中心对豇豆进行标准化加工,对豇豆产品统一包装设计,打造“这山独好”“秀峰牌”等农特产品品牌,实现豇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完善深加工产业链,提升豇豆产业附加值
大面积种植的豇豆,如果仅仅停留在卖鲜货的阶段,仍然无法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易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对豇豆产业带来隐忧。兴农公司与东西部协作工作紧密结合,决定完善初加工车间及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做大做强农业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兴农公司积极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在广州帮扶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完成豇豆初加工车间及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打造粤黔协作农业产业园、独山县农业现代产业园,建成农产品烘干加工厂、农产品加工车间、糍粑加工车间、调味品(彩椒酱、香菇牛肉酱、红油酸豇豆)加工车间等产业园,扩大建设制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包装、烘干设施,提升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集聚效应。兴农公司还积极完善豇豆流通配套设施,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扫码溯源、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创建县内酱菜产品品牌,得到“独山秀峰牌”商标使用授权,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完成“秀峰牌”酱菜系列产品的包装设计。依托独山县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项目,建成0亩溯源标准化蔬菜基地,该基地出产的鲜豆全部由兴农公司收购、加工后销售。精心拓展市场渠道,打造“黔货出山”优质品牌
在推进豇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兴农公司主动对接广州江南市场、广西合浦、贵阳石板市场、扎佐农产品物流园等省内外市场及酸豇豆加工厂,提前寻找豇豆销售订单,做到先卖后种,以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蔬菜(豇豆+)产业化种植项目,发展订单种植豇豆00亩,辐射带动全县春秋两季种植00亩,采收豇豆主要销往贵阳、广州、深圳、上海、长沙等地,价格每斤1.2元~1.8元,带动农户户余人,增收0万元。经过努力,该公司已经形成多层次的产品销售系统:依托独山学校机关食堂、农贸市场、超市等,实现蔬菜县内采购占比75%以上;依托省直部门帮扶资源,构建电子商务学院、警察学院、交通学院等高校销售渠道,大力销售豇豆产品;依托广州江南市场、深圳海吉星市场等,构建农产品批发渠道,推动“黔货出山”。打响“秀峰牌”,构建淘宝、天猫、拼多多、微商城、抖音等线上销售体系,结合线上市场打造网红产品,不断壮大线上销售体系。目前,兴农公司已建成豇豆加工厂、酱菜厂、烘干厂等3个农产品加工厂,补齐了县域内缺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短板;加工厂稳定聘用了50多名群众在加工厂就近务工,优先聘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鄢家山社区群众务工,工人月均工资元,促进了稳岗就业、促民增收。独山县基长镇阳地村农民黄建文喜笑颜开地说,自己家种豇豆第一季就卖了多元,效益很好,又继续套种第二季,产量相当好,收入也十分可观。黄建文说,通过与兴农公司的合作,在豇豆种植技术、销路方面都有了保障,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兴农公司也在年实现了大发展,年产值达0万元。年,该公司将继续引导豇豆种植,第一季计划在全县种植豇豆约2万亩,把包括豇豆在内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有的丰收,都是对耕作最好的犒赏。在广州帮扶项目等各方面的推动下,由“公司+订单+农户”模式引领的豇豆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独山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希望。年,独山计划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万元
记者了解到,年~年,独山县、黄埔区大力推进独山农业产业发展,运用到县的东西部协作资金.5万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主要实施了15个项目,分布于全县各镇,涉及生猪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蛋鸡养殖、食用菌种植、桑蚕综合利用、海花草等多个产业,利益联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和多个脱贫村,为推进独山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增强了脱贫村(安置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在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园主要围绕独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运用市场化原则,支持独山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对于符合独山产业投向、带动独山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作用明显、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可以给予资金支持,按照轻重缓急,由独山县东西部协作部门统筹安排。为确保广州帮扶资金发挥效益,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年起独山县要求项目立项时相关企业自筹资金投入比例不低于70%;广州帮扶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属于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或脱贫村集体,由有意愿的企业负责运营并签订资产租赁协议,企业每年按照该项资产投资额给予村(社区)不低于5%的资产租赁租金,用于防止返贫重点监测群众的分红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下一步,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组独山小组表示,将积极会同独山县东西部协作部门,继续加大对产业帮扶的投入,优先支持联农带农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年,独山计划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万元,建设食用菌配套设施、粮食深加工、罗汉果种植、精品水果加工、天然矿泉水加工等项目,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来源:广州日报编辑:王富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