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图说二十四节气立夏

2022/6/27 来源:不详

立夏

?

滚滚麦浪立夏时,荷塘浮萍蜻蜓驰

summer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春日远去,夏季开始,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夏季,农历四月称为孟夏,五月称为仲夏,六月称为季夏。

《莲生八戕》:"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节气气候特征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立夏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日照增加,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这时华北、西北等地气温虽然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比较强烈,天气十分干燥。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此时,南方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而北方尚未进入雨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节气组成

立夏节气包括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一候,蝼蝈鸣。《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蝼蝈,蝼蛄也,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

二候,蚯蚓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随着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会翻土而出。

三候,王瓜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

节气农事活动

农谚云:“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夏初气温明显升高,热和热接近,雷暴增加,作物进入重要的季节生长高峰期。

农作物方面,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蔬菜方面,夏初可播种黄瓜、豇豆(豆角)、苗麦茬、茄子、冬瓜。夜间气温过高,可考虑增设风棚迎风膜,以减缓通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在育苗过程中,结合病虫害防治,应注意防治白粉虱、蚜虫和结缕草,特别是温室内的害虫,以减少迁入露地,造成更大的危害。

果树方面,继续抓好保果治虫为中心的管理,保水保肥,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树冠喷水,以减少落果,切实做好花后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防治赤霉病、树脂病(黑斑病)等病害。

节气生活习俗

吃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饮立夏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古时的立夏茶又叫七家茶,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立夏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立夏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在立夏当天饮茶,也有祈愿平安的寓意。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尝新活动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是指立夏之日,必须要品尝三种时令鲜食,这就是樱桃、青梅和蚕豆。因此,往昔每逢立夏,江南城乡,家家都必须采购这三种鲜食,让全家人品尝,以示节气变化,寓有祈祝风调雨顺、万物更新之意。

吃立夏饭

传统的立夏饭也是有5种颜色的豆子加上大米制作而成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资的丰富,后来变成糯米加上新鲜的蚕豆豌豆春笋,苋菜等一些蔬菜做成寓意“五谷丰登”的意思,颇具仪式感。而且有句老话说,“千补万补,不及立夏一补”,吃立夏饭,还因为这一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人体消耗随之加大,身体会觉得疲倦,也更容易生病,需要更注重养生保健。吃立夏饭同时也寄语人们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立夏果

立夏果,又称立夏粿,是江西一带立夏节气的特色食品。在立夏当日将做好的立夏果与家人和邻里之间相互赠送,期望一年消病除灾。立夏粿是用米蒸熟后揉烂,搓成小团子,加入豆芽、豆干、虾皮、豌豆之类的食材一起煮成“立夏粿”,也叫立夏羹。相传吃立夏粿表示送春迎夏,品种越多就表示春收越丰富,喜庆有余。

吃乌米饭

民间有立夏日吃乌米饭的习俗。到了立夏的这一天,江南地区几乎人人都要吃,认为可以祛风解毒,不容易中暑,而且可以避免蚊虫叮咬。乌米饭实际上就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一种名叫“乌饭叶”的野生灌木叶子,经过清洗搓叶、沥汁,然后按照乌叶汁的比例称好糯米进行浸泡,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雪白的糯米变成“乌黑”糯米,然后沥干乌叶汁,上笼蒸熟即可。

节气气候养生

立夏后天气渐热,雨量较少而大风天气较多,故而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失去。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生理机能失调,易出现“上火”症候。

节气养生上,要把握好睡眠,睡眠长度和质量都要有保证;饮食上,把握住“春夏养阳”的原则,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如生姜、韭菜、芥末等;还可选择祛湿的食物如淮山药、芡实、赤小豆等,以去除身体内湿气。

注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鱼类、肉类,可以多吃豆类,选择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要少吃生食,少喝清凉饮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凉伤阳气,同时用甜食养脾气,达到祛湿养脾的目的。可以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叶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要做好精神养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要多做一些偏静的事情,如绘画、练书法等,以调节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CAU二十四节气工作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

唐书玥

责任编辑

胡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二十四节气工作室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团委

联合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