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要仔细品味年的内涵记忆中的年味
2023/11/20 来源:不详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www.bdfzkyy.com/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省着省着过还是到年根了,但怎么总觉着没有年味呢!怎么就没有过年的盼头和那股子兴奋劲儿呢?
所谓年味,我认为那是一种忙碌的氛围,一种快乐的气息。每到过年总能想起前些年,不知不觉地做着比较。记得前些年过年的准备事项大概有这么几件:蒸豆包,杀年猪,拆洗被褥,打扫,办年货等。
每年到腊月最先要做的就是蒸豆包。父亲先发面,要三天才能蒸,每天早上起来父亲就洗手揣面。等面快发好了就烀豆馅,我记得我和姐姐好像要蒸十多锅吧,那时候豆包可是早饭的主食。我特别喜欢蒸豆包时从锅缝里冒出来的热气味道,也特别爱吃豆包。那时候家家都种黄米和豇豆,就为腊月时候做豆包,现在买都不好买了。
我记得那时候家里六口人,无论大小都要杀个年猪,那可真叫“年”猪,都是养了一年的,那时候哪有饲料这东西,都是吃粮食和野菜喂大的,我就常去田里摘野菜。杀猪时叫上邻居们喝酒吃肉,忙活一天乐呵一天,真好!现在人们总说猪肉不好吃了,也不知道是真不好吃还是人们嘴刁了。
做豆腐也是件大事,到腊月二十三四的时候,父亲泡上黄豆,一天一夜之后黄豆胀得鼓鼓的,就拿到石磨上去磨,把黄豆放进石磨的小眼里,从下面就出来泛着白沫的豆汁,回家后把渣子过滤后,用大锅烧开,在淘出来放进大缸里点上卤水,等上一会,放到模具里压好很快就有热乎乎的豆腐吃了。现在没有人费这事自己动手做豆腐了,一个电话就订做了。
说到办年货,最好玩的就是赶大集,那时候只有集天市场里才满满的摆摊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那叫一个人山人海,那叫一个乱,那叫一个挤。一百米的街道就算你什么都不买只是通过,没有个二三十分钟过不去,通道被试衣服的,试鞋的,买被单褥面的堵的水泄不通,更别说想赶着毛驴车经过了,有时突然有个卖鞭炮的点着一个试试响不响把行人和毛驴吓一大跳,引起一阵骚动。现在商铺多了,人们有钱了,不再是赶在过年才置办东西,大市场也变成了楼房。
打扫房子也是腊月二十几才做的活,我每年都帮父亲糊棚,最开始是用报纸糊,后来是彩色花纸,现在都是棚板了,只要擦擦就可以了。糊报纸的墙面后来变成了涂料。土地换成了砖块的,再后来是水泥地面。每一年都希望在过年的时候把房子收拾得最干净漂亮,给串门的亲戚一个很好的感觉。被褥也要仔细拆洗,一针一线的缝好,我家人口多要弄好几天呢。现在多好,都是拉链,平时晾晒,拆洗也方便。
现在,什么都是“现成的”,如果你有条件,完全不用做任何准备,只要带上钱去商店选好要买的,人家会开车给送到家里来,连对联也有人挨家挨户地送来。男人女人们都从准备过年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了,多了打牌消遣娱乐的时间。
现在生活好了,条件好了,对快乐和幸福感的要求也高了,那时候,黑白电视机里的节目那么单一,都觉得好看新鲜。现在一百多个频道,还有人抱怨没有好节目看,每一年春晚结束都没什么好评,有的人根本就不稀得看春晚。说节目质量不好肯定是不对的,那都是千挑万选筛滤出来的节目,也许是人们对笑的感觉已经麻木了吧,很难有什么让他们感到有趣好笑。
没有什么比年夜饭最能体现年味的了,那时候过年一大家子人要到十一点十二点之间时候才吃年夜饭的,开饭前全村人像是商量好的同时放鞭炮,然后吃饭,赶上敲新年钟,就给爷爷,奶奶,爸爸磕头拜年,然后奶奶会给我们压岁钱,爸爸也给我们一份,好像是每个孩子十块吧,这个真忘了。爸爸也要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的,但是,爸爸可没有压岁钱。那时候过年爷爷真的守夜的,有几年他整晚都不睡,还想让我们也别睡,但没有人挺得住。现在,居然有人家连年夜饭都不吃了,这一点我是做不到的,这个传统我是不会丢弃的。
现在过年,更像是应付一场不情愿的应酬,不想但又不得不参加,用不等也不盼的心情面对那个日子。这不,都初十了街上寥寥几人,商铺里的老板还有空去隔壁聊天呢,服装店的老板在电脑前无聊的打着游戏,看见有人进来匆忙起身,顾客转了一圈就转身出去了,她又回到电脑前去。理发店的老板也在抱怨,每年雇人帮忙还忙不过来,今年夫妻俩还绰绰有余呢!
这到底是怎么了,年味哪去了,是真的淡了还是人们的味觉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