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瓷器釉彩款识造型特征

2022/5/17 来源:不详

清康熙款豇豆红玉壶春瓶

此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露胎,呈深褐色。瓶口轻薄舒展,瓶颈细长,突出丰满的瓶腹,整体造型,柔和淳厚,弧线流畅,除口沿特别留出白釉边外,瓶里及器表均施豇豆红釉,瓶肩部、腹部于红釉中散布有大面积黄绿色斑点,如棉絮状浮于红釉之上,绚丽多彩,绿中闪红,红中点绿。甚是柔和悦目,瓶底为纯白釉地。有青花双圈,内为楷书“大清康熙年制”6字3行款。豇豆红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类似豇豆颜色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而闻名于世。豇豆红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釉面如豇豆皮色,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甚是柔和悦目,有“大红袍”、“美人醉”、“娃娃面”、“桃花片”等别名,其下品者有“乳鼠皮”、“榆树皮”及“驴肝、马肺”等名。豇豆红通常无大器,此件玉壶春瓶可称为豇豆红釉中的较大器物。

清霁红撇口大碗

该碗造型因类似倒置草帽,又称为草帽式碗,为宽沿大撇口,斜壁,腹下部渐呈垂直,折底成圈足,足壁较厚,足底露胎。碗口外撇形成巨大的碗沿,展开呈大喇叭口形,碗腹内敛,底部内折成圈足,造型独特,舒展大方。碗口沿为“灯草口”边,碗里面、外面均满施霁红釉,色彩浓艳,色调稳定,釉质肥厚滋润。尽显高贵的气息,碗底部为白釉地。绘有青花双圈纹,内无款识。该碗由清朝中期官窑厂所制,为沈阳故宫旧藏器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