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谷碎语
2022/6/14 来源:不详本想为银谷写点什么,同事珠玉在前,竟迟迟无法下笔,干脆就作为一个吃货自言自语几句吧。
银谷有两家咖啡店,咖世家是多年前就驻扎在此的,大厅里有一片它家的“消费区”,早到的代理人往往会在此整理整理案卷,梳理梳理案情;后来便有了瑞幸,从同事在羊毛群中刷屏不断的咖啡券便知其销量了得。清晨或午间,同时捧着一杯咖啡进入电梯,便准备投入忙碌的撰写或是口审。
银谷一楼有家川菜馆,到了饭店便散发出川菜特有的油辣味,菜品偏咸,价格还算亲民,遇到雾霾天气、雨雪天气,去到那里,随便一个眼神,便能碰到刚点好菜或是已经准备起身离开的小伙伴,曾经最爱花菜腊肉,后来觉得口味太重便转战豇豆烧茄子了。这家店有个很美的名字:“山城宴遇”。
银谷地下一层曾经是个山西餐馆,曾为我们提供过15元的午间套餐,曾把早餐承包给实实在在的东北大妞,如今晋阳被钟鼎楼食府取而代之,我便不常去了。
银谷地下二层是常年提供早餐和午餐的,以往住通州班车前来时,我总在此吃早餐,品种特别多,价钱也不贵,饼做的很好吃,搬家后因为总在家吃饭便很少去吃了,喜欢肉饼和大油条,每天早餐都能碰到早来的同事,谈笑间豆浆油条一扫而光,便一起等电梯上楼战斗。
银谷有十几个电梯,其中两个观光电梯,一个货梯,尽管电梯如此之多,到了早上接近九点时也是极不好等的,所以当口审在二楼时,合议组总是早早整装到电梯间等待以免误了时辰,而到了午饭时间,更是水泄不通。
银谷是玻璃幕墙结构,巍然屹立在保福寺桥东北角的极佳地理位置位置让其南面幕墙将热量尽收囊中,我们在南边办公的同事戏称是在赤道办公,冬天暖气开放的时候温度基本保持在30度以上,只能采取洋葱式穿衣法以适应一天中季节的变更,从食堂打来预备带回家的饭菜即使冬天也不敢贸然放在办公桌上半天,害怕变味儿,而据说养在南边办公室鱼缸中的鱼,繁殖能力也比北边的鱼要强,许是温度更高,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了吧。
银谷北门出去是财智大厦,那里多年前有家夫妻开的煎饼小铺,可惜某年过年后就再也没回来过,财智大厦最北侧的麻辣烫叫三人行,现在大概改名字了,又或许都不在了,这是我吃过的最特别的麻辣烫,汤底鲜美,并不似普通麻辣烫的油腻。
“他二哥”的面、兰州牛肉的毛细、店面虽小却热热闹闹的鸿毛饺子、方便快捷的“优合美味”、上餐特快的“田老师红烧肉”,早餐午餐一百年不变的“”无论对是我们,还是双方当事人,都是颇为熟悉的吧。
但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已经搬离了财智大厦,而我们吃吃喝喝的这些小店也有不少历经了几番变更,而眼下,我们也要走了,这些味道终将成为记忆中的味道,我记忆中的银谷味道。
人生有很多个五年,但人生的五年也很有限,银谷的五年岁月是沉甸甸的黄金岁月,我已不再是文艺满满颇会抒情的小年轻,唯有用拙劣的文笔将眼前可见的一些片段一一记录。
下一个五年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下一个五年,银谷岁月,还在心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