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发
2023/6/4 来源:不详我园地处闽南农村,位于良岗山下,龙津江畔,四季如春。园所占地面积平方米,开辟有近平方米的“种植园地”:小树林、青青菜园、百果园、瓜豆棚、甘蔗林、花花长廊、中草药园、香草园等。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果蔬庄稼四季的生长变化,尝试栽种各种花草蔬果农作物,种植园地成了孩子们“身边的科学院”。
为此,我园开展市级课题“幼儿园种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指南》精神为引领,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积极尝试探索种植园地的开发利用,初步构建园本种植课程,促进幼儿与植物“共成长”。
1栽种实践,开发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程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增进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具体认真了解,我们在每年的阳春三月和金秋九月的栽种季节,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土壤特点、季节特点,引导孩子进行合作和规划。春季,青青菜园里,有小段种植的低矮蔬菜如空心菜、青椒、葱、韭菜等,有中段种植的瓜果类蔬菜如葫芦、丝瓜、南瓜、冬瓜等,有大班种植的需搭架的蔬菜如豇豆、西红柿、荷兰豆、四季豆等;中草药区种植了虎尾轮、砂仁、马蹄香、车前草等;香草区种植了薄荷、薰衣草、香茅等;“百果园”里,栽种了樱桃、梨树、莲雾、人心果树、芦柑、菠萝蜜、凤凰树等木本植物;围墙下,种植了许多炮仗花、使君子、一帘幽梦、牵牛花等爬藤植物;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种植角,有家长与幼儿共同培育的花苗芽菜等。这方园地是幼儿身体力行的场所,丰富多样的种植物是孩子们直观自然的探究对象。
2结合主题,生成课程
《指南》倡导幼儿园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并从儿童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在种植活动中,教师结合主题实践生成种植课程。如小段上学期的主题《爱上幼儿园》,在入园的前三周,幼儿逐渐认识了幼儿园环境,孩子们对“瓜果棚”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葫芦的生长有更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老师相机生成有关“葫芦”的探究活动,《葫芦的家在哪里》《小葫芦的秘密》《故事葫芦娃》《我给葫芦涂色》《表演:葫芦娃》等一系列有关种植葫芦的活动。春天来了,中班的孩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