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时间补损失安顺干部群众在131个坝
2023/4/7 来源:不详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pf/a_4591262.html
三月的安顺,春寒还未褪尽,镶嵌在黔中大地的个坝区热闹起来了。
3月12日,安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陈训华、市长宋晓路率观摩团分两组走进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坝区、平坝区青庄坝区、普定县靛山坝区、镇宁自治县桐上坝区、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坝区、紫云白石岩乡干水井坝区、经开区四旗坝区、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满嘎坝区,观产业,找差距,学经验,谋坝区产业发展,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3月12日,安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观摩组走进10多个坝区进行观摩,观摩团一路看、一路比、一路思、一路议,看准了方向,进一步激发了比拼赶超、竞相发展的干劲。
平坝高田村春耕。张燕摄
“流转土地你们采取了哪些方式,是怎么和老百姓做思想工作的?”
“春节复工复产以后,安顺抢抓坝区建设,乡镇全体干部全部下层一线,通过开院坝会、群众会等形式,给老百姓算经济账、增收账,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我们的积极动员下村民们纷纷统一流转土地。”
翻耕地、砌路基、调产业……这个特殊的春天,穿行在安顺的田野,从南到北,坝区里的产业革命热潮如歌如涌。
自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亩以上坝区培育成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推动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以来,安顺市把坝区作为农村产业革命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今年着力调减35万亩玉米等低效农作物,采取超常规措施,利用年卫星遥感监测图片,绘制调减玉米种植图斑,实行县级包到图斑、乡级包到地块、村级包到户头。采取“坝长制”管理,以“村社合一”为重要载体,规模化标准化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绿色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一县一业”。
镇宁扁担山镇同康公司公司农民工为蔬菜喷药。冯碧凤 摄
“坝区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田、示范田,要着力推动规模化、市场化,真正把坝区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安顺市人民政府市长宋晓路说。
开春伊始,安顺市按照一个市领导、一个工作领导小组、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技术团队的标准,组建特色产业发展专班,加速蔬菜、茶、食用菌、辣椒、金刺梨、中药材、水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九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坝区督战,实现集约化发展。
在安顺个坝,各坝长一线部署,靠前指挥,多次调度,坝区建设如火如荼,水肥一体化、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蓬勃发展,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坝区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升级,实现农户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转变。
平坝天龙镇高田村抢种扁豆。张燕 摄
在平坝区乐平镇青庒坝区,从年前开始规划,致力于把坝区做成贵阳市的“菜篮子”,打造成规模化、体系化、标准化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该区区长、坝长唐友波下沉一线,指导生产,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开进地里;挖掘机开挖排水沟,铺设水管道;产业路加速修建,处处干得热火朝天。
“抢时间、补损失,必须加快推进坝区产业革命。“错过一年春,十年理不清,耽误不得。”平坝区高田村村民王家贤说,作为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专业农机手,这几天,王家贤和村里的十多个农机手甚是忙碌,刚收完豇豆,他马上开动机器翻地为基地接着种植大蒜、莴笋做好准备。
一边抢时间备春耕,一边推进产销对接。安顺市推动坝区内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目前,全市完成坝区内多家重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与近所学校签订营养餐供货销售合同。同时,利用安顺扶贫产品销售专区、青岛对口帮扶协作,实施“安货出山”“安货入粤”“安货入青”“安货入渝”工程,打通产品销售渠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安顺干部群众正在坝区鏖战,播下坝区产业革命希望的种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丽华杨小友
编辑向淳
编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