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重安镇黑木耳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12/27 来源:不详白癜风扩散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3204.html
近期,黔东南州黄平县重安镇食用菌生产基地万棒黑木耳已进入盛产期,农户们正忙着采收黑木耳,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我年纪大了,去外面找不到活做。自从我们这里办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除了下雨,我天天都有活干,而且采摘木耳的活儿挺轻巧,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别提多方便了。”正在基地忙活的村民潘昌贵,家就住在五福村6组。和他一样通过出租土地并在基地干活的村民就有余户。
年来,该镇瞄准食用菌种植市场潜力,把黑木耳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党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申请万元扶贫资金,以贵州远鸿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按照“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管理”的方式经营,流转土地亩在皎沙、金台、五福小寨这三个村发展食用菌黑木耳栽植,并与户贫困户搭建起了“保底分红”利益联结,让“小”木耳成为了当地稳固脱贫的“大”产业。
经统计,自今年3月份开始采摘以来,截至当前采摘近万斤鲜木耳,带动就业人次,通过从事搬运、浇灌、采摘等工作,累计发放工资20余万元。
“黑木耳的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大量的用工需求不仅能为村里群众带来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带动了村民积极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的热情。”据该镇皎沙村党总支书记罗俊介绍,今年,该村通过支部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带动辖区村民相继发展种植了辣椒、油菜、豇豆等高产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作物。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大力抓紧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辖区村民种植技术、改革合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确保做到村村发展有产业,产业突出有特色。
通讯员龙润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锦焘
编辑段岚茜
二审刘诗雅
三审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