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水牛花齐刷刷地冒出来,咬一口它做的青

2022/12/25 来源:不详

白癜风药物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三月草长莺飞,到处是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景象。田间、路旁水牛花齐刷刷地冒了出来,白白的绒毛上挂着春雨溜溜的水滴,鲜嫩的很咧,此时才是采摘水牛花的最佳时期,待到顶端的黄色小花露出倪端,水牛花开始变老,只能掐它的尖端的小小部分。水牛花无论是蒸青团,还是炸糖油粑粑,那都是春天里一等一的美味,着实让人嘴馋。

水牛花的学名叫鼠曲草,又称鼠麴草,在我们湖南农村也叫水腻子,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牛花和水腻子这样的俗称,莫非与它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有关?水牛花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地,有淡淡的清香,具有抗菌解毒和祛风除湿的功效。

古人对水牛花的食用价值早有认识,均为与米粉掺和一起

在我国古代,祖先们早已发现了水牛花的食用价值,并且均采用了水牛花与米粉掺合在一起的吃法,或做成团子或做成饼子,古代一些名人在古籍中均有记载。

——宗懔的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

最早有关水牛花的吃法的文字记载见于朝北朝大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是日(三月初三),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柈,以厌时气”。这个“龙舌拌”恐怕就是最早青团的雏形了,由于加了蜂蜜,自然为甜口味。

——李时珍的和米粉食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除了记载了大量的中药材外,同时也记载了植物食疗方法,水牛花便是其中之一:“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型如鼠身,又有白毛蒙茸似玉。”文中不仅详细描述了水牛花的外形特征,而且还提到水牛花是和米粉一起食用。

——袁枚的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

清代著名诗人和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也有对青团制作的描述更为详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此做法与我们现代江南青团的制作方法如出一撤。将青草捣碎去渣留汁,再将青草汁与米粉和在一起,揉成圆圆的碧绿的团子。文中的“青草”是否为水牛花,或是艾草、麦青草等其它青草,却无从知晓。至于这个粉应该就是糯米粉,因为在我国糯米稻谷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诗经》中的“稻”均指糯米稻谷。

——顾景星的和米捣作饼

清朝文学家顾景星在顺治二年,正遇时局混乱,大片土地荒芜,一家贫困潦倒,常常靠采挖野菜充饥,在实践中,他不仅认识了各种野菜,而且还熟知它们的做法,并写下《野菜赞》,提到了水牛草做成饼的吃法:“二月生,叶如鼠耳,和米捣作饼。”

水牛花与清明节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最具清明节特色的食物

——青团的起源传说水牛花制作的青团,原本是很普通的民间小吃,因具有青草香气,又保持水牛花碧绿的颜色,便是“青”的来源,不知从何时起却与清明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青团起源的几个传说版本,无不与清明节有关,流传最多最广的则是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大将陈太平在清明节这一天,被清兵追捕所困断粮,一位机智的农民,躲过清兵的盘查将水牛花制成青团送给陈太平,因此解救了他,从此每年清明节,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采摘水牛花学会做青团,以备粮紧时御敌。久而久之吃青团的习俗便广泛地流传开来。

——清明节的祭品,寒食节的冷食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里,民间活动以扫墓和祭祖为主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人杜牧将人们扫墓时怀念故人的悲伤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人们带上青团等祭品摆放在墓碑前,以寄托自己的思念。虽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青团祭祀功能早已逐渐淡化,但在江苏和江南一些老人中至今仍保留这个习俗。“寒食节”又称“冷节”和“禁烟节”。传说“寒食节”的由来,与纪念晋文公重耳的大功臣介子推有关,人们为纪念不肯出山而被烧死的介子推,相约禁止开灶用火吃冷食,据说最初的冷食只是麦粥,而青团因凭借“能事前准备、可以保留数天冷食”的优势,便成了冷食的代表。“寒食节”因早于“清明节”一两天,现在已并入“清明节”,两节合二为一。

——清明节最具代表的传统食物

青团从明清时期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由最初的清明节必备的祭品,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如今的青团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扫墓祭祀点心,呈现多样化的变化,成为清明节前后最受欢迎的春天时令尝鲜之美食,原料不再是单一的水牛花,或许是艾草,又或许是麦青草。而且每个地方对青团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上海人把水牛花做的糯米团叫做青团,而江浙却叫清明果,还有的地方只要是野菜汁做绿色糯米团子,统称为青团。因为水牛花与清明节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叫清明草。

水牛花的做法

水牛花最常见的做法有团子和饼子,在上海江浙流行团子,而我们湖南更多的是做成饼状的糖油粑粑。

——豆沙青团

青团除了碧绿的颜色,形状有类似“元宝形”和圆团之分。其馅有咸有甜,甜味以豆沙和芝麻馅为主,而豆沙馅是匠心的最佳载体。第一步:摘取未开花的水牛花嫩叶尖,去除杂草和黄叶并清洗干净,清水倒入铁锅内,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烧沸,将洗好的水牛花放入锅内煮沸,新鲜的水牛花要用石灰水煮熟,用江浙话叫“炝汁”。“炝汁”后的水牛花不仅去除了苦味,而且能保留鲜亮碧绿的颜色,味道也会更香;

第二步:将煮好的水牛花放入清水中冲洗2遍,再将其捣碎成糊状,和糯米粉揉在一起成团,也可加入适量的梗米粉混合,揉的时间越长,韧性越足,吃起来更有嚼劲。多余的水牛花糊沥干水分,用保鲜袋装好,存入冰箱冷冻保存,可以吃到次年开春;

第三步:将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15分钟,搓成长条,再切成等份小剂子,将小剂子搓成圆球,然后放入手掌心,用另一只手心压扁,再挖一勺豆沙放入中间,用手往上捏住封口,搓成均匀的团子,也可捏成有漂亮饺子花边的元宝形状;

第四步:蒸锅倒入清水,隔板上铺垫湿润的棉纱布,再将青团整齐地摆放在棉布上,盖好盖子大火蒸15分钟后出锅,香糯软滑的豆沙馅青团便可以开食了,甜味与香气丝丝入扣。

——湖南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特色小吃,而用水牛花制作的糖油粑粑,因其有了水牛花的特殊清香,味道更上一层楼,深受湖南人的喜爱。前面的二个步骤与青团的做法并没有两样,从第三个步骤开始有了一些改变,将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15分钟后,搓成长条,摘除小块搓成圆团,再压成1厘米厚的圆饼;热锅下油,油至七成热,放入圆饼中火油炸;炸至两面金黄,加入白糖,倒入少许水焖15秒收汁即可,趁热吃外焦脆内软糯,比起青团香味更浓郁。也有不加糖,后续蘸糖的吃法。

——台州青餣台州人对清明节十分重视,清明节这一天准备的食物竟然丰富的像年夜饭,从清明节前几天就开始忙碌做青团吃,不过台州人称青团为青餣,沿用古代叫法,古时候糯米吃食被称为“餣”,青是指它的颜色。台州人做青餣加入了两种野菜,一种是水牛花,另一种则是蒿草(有的地方称艾草),两种香气不同。台州人做青餣最独到之处就是加入了苦槠树叶,苦槠树叶有特殊的香气,将苦槠树叶贴在青团两边及底部一起蒸制,一是防止它们在蒸制过程中发生粘连,二是让香气层次更为丰富。

青餣的馅料也有两种,一种是用豇豆和芝麻拌起来的甜馅,另一种是丰富多彩的咸馅,各种咸料自由塔配,有五花肉、新鲜荠菜和春笋、香干、虾皮、雪菜、豆芽、葱、大蒜等。所有的咸料切细丁炒至七分熟,再包进青色的青餣皮里,上柴灶大火蒸30分钟,出笼的青餣形状饱满、色泽翠绿欲滴,直抵心脾,让人一时难以忘怀。

近几年青团“火”起来了,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对春天的记忆

近几年来,青团一下子“火”了起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仅上海、苏州、浙江人喜欢,而且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也很十分盛行。

——口味更多

近几年青团越来越被人们推崇,成为炙手可热春天的抢手美味,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各种做法层出不穷,甚至融入一些西洋文化,使年轻的消费者趋之若鹜。除了本土特色极强的马兰头青团、春笋青团、荠菜鲜肉青团,腌笃鲜青团等外,静安面包房的爆浆奶黄流沙青团;沈大成的抹茶牛奶青团;喜茶拔丝芋泥咸蛋黄青团包;乐乐茶的青果果&粉果果、王家沙的艾叶奶黄椰蓉青团、盒马鲜生酸菜鱼等等新品种,令人耳目一新,极具诱惑力。另外,还有蟹粉青团、牛蛙青团、麻辣火锅青团、Q心奶香紫薯肉松青团、榴莲青团等纷纷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接暇。

值得一提的是:闻名全国的上海杏花楼,蛋黄肉松青团持续火了四年,目前销量依然坚挺。为了更一步拓展市场,另辟蹊径,而今又奉上了——鸡丝培根青团。据说鸡丝培根青团咬开皮子,一股奶油香气会扑鼻而来,宛如“西餐中的奶油蘑菇汤”,吃出西餐的feel,深受上海白领青睐。

——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

自从年上海杏花楼开创性地将蛋黄肉松塞到糯米皮的那一瞬间,迅速爆红,成为网红美食的佼佼者,当年销量一路飙升,供不应求。年上海杏花楼的蛋黄肉松青团卖到脱销,甚至有黄牛加价到元一盒。为了一睹网红青团的真颜,不少人外地人专程赶到上海,排了6小时只为一口蛋黄肉松青团。年2月27日上午才8点多,杏花楼总店鸡丝培根青团开售,店门口排队队伍早已超过20多米长,如此少有的场面,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小小青团的魅力。这便是中华老字号中的传统饮食文化,得到不断传承和升华的过程。

——那份美好仍然来自大自然

现今上海、江苏许多市面上的青团,多用浆麦草或麦草粉取代水牛花和艾草制作青汁,虽然颜色更为碧绿漂亮,也又青草的香味,但毕竟是人工种植,少了田间的野趣,少了山脉的灵气,也少了养生的元素,与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渐行渐远。我认为青团的美好,更是来自大自然的水牛花、艾草的呼唤,咬一口它们做的青团或饼,满满都是春的味道,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初心,一种对春天的记忆。水牛花与江南烟雨,不期而遇……成就了青团美食界的诗情画意,让无边春色渲染我们的味觉。

我是筱雅美食记,一个厨艺爱好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