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豆角结果不断高产优质的技巧
2024/9/15 来源:不详豆角又叫豇豆,从春至秋都可以种植,也是居家种植较多的家常菜品之一。豆角以营养丰富,可以加工成多种清鲜可口的美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豆角是一种很容易种植的蔬菜,稍微采取些措施,就可以从夏至秋挂果不断,产量大增,下面就介绍这几种措施。
一、起垄种植
为什么种植豆角将起垄种植作一个措施单独强调呢?这因为豆角为浅根系植物,使其长期结果,必须根系发达不早衰,这就需要有疏松的土壤才能达到此目的。通过起垄能使土不易板结,可以将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打破板结状态而起成垄,垄与垄之间有着宽松的空间,减轻了对土壤的压力,延缓了板结的情况。
通过起垄,改善土壤透气性能,使得土壤的透气性能有了极大的改善。豆角的根系能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利于根系下扎、生长加快,提高了抗逆性,对肥水的吸收效率也显著增强。
通过起垄增加了地表面积,相比平地,多出来很多表面,增加了受光面,白天吸热快,种株的光合作用得到加强。到了夜间,扩展的地表面积又使散热的速度快了很多,温度下降迅速,植株的呼吸作用减弱。昼夜较大的温差,有利光合产物的积累,对于促进植株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起垄后便于浇灌,排水通畅,抗旱防涝。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的发生。
大垄宽窄行种植,其规格是,垄沟至垄沟1.2米,垄宽80厘米种两行,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70厘米,垄高30~40厘米。穴距30~33厘米,每亩~穴,每穴留2株。
二、施包心肥
俗话说“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施肥时最好进行沟施在垄中央或者施在穴内,这样养分会更加集中,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起到壮根养根的作用。种植豆角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方,其中有饼肥80斤、三元复合肥60~80斤作基肥。施肥赶在豆角种植前20天,使肥、土充分融合,减少烧种隐患。
三、适时中耕疏松土壤
中耕作用之大,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保墒防旱,还能帮助根系扩展。也是养根护根的又一措施。在甩蔓前至少进行3次中耕,甩蔓初要进行中耕培土,加厚根部土层。中耕与施肥相结合,中耕应在浇水后,地皮泛白时进行。
四、少氮多磷钾,防早衰
每生产斤豆角,需要纯氮1.02斤,五氧化二磷0.44斤,氧化钾0.97斤,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豆角生长过程中需钾素营养多,磷素营养次之,氮素营养相对较少。
氮能促进茎叶的发育,磷能促进生根、能促进花芽的分化,钾能促进豆荚的膨大,豆角生长期氮磷钾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由于豆角植株本身能固氮,在豆角生长期如果偏施氮肥很容易导致植株旺长,会出现开花结荚延迟、落花落荚严重的问题,会严重降低豆角的品质。此外,偏施氮肥会导致田间郁闭、会导致植株柔嫩多汁,会使豆角更加容易患病虫害。
豆角不能偏施氮肥并不意味着不能施氮肥,当豆角植株氮不足时会出现叶片发黄、易早衰的现象,同样会严重降低产量。豆角开花结荚前根系周围的根瘤菌尚未完全发育,植株固氮能力弱,可以每亩追施10斤尿素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当豆角开花结荚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不必再补充氮肥,可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植株不断开花结荚。
豆角开花结荚盛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最大,此时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当豆荚座住后,每施亩磷钾复合肥30斤,这时如果养分不足就很容易导致植株早衰,豆角植株早衰会导致结果能力骤降,会使豆角的产量严重降低。
豆角开花结荚盛期对磷、钾肥需求量最大,除了采收一批豆角后及时追肥外,还可以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即每亩用克磷酸二氢钾+水50斤。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可以有效的预防植株早衰,能显著的提升豆角的产量和品质。
五、科学浇水养根
浇水是养根防早衰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浇水不科学,首先是伤根,浇水早了、多了、少了不利于根系的生长。例如豆角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25度,当浇的水温在10~15度时,根系就会突然遇到低温,而降低生理机能,吸收能力下降,致上部茎叶生长短期停滞,影响了健壮生长。所以浇水要看季节,看苗而浇水。在甩蔓前要小水轻浇,一般7~10天浇一次水,浇水在中午时段。结荚以后需肥水量猛增,这时浇水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不能过多。浇水时间应在早晚时段,此时还应注意雨天排水。
总之,这些措施是豆角种植中的几个重点,特此提出加以重点使用,当然其它常用措施如土壤深耕,病虫防治,品种选择等常用措施不是不用了,还要同时使用,特此说明,以免引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