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以实际行动打动大家黎平县

2022/12/30 来源:不详

白斑医院 http://m.39.net/pf/a_4790129.html

我叫吴敏,是黎平县纪委监委一名干部,年8月,被派到黎平县尚重镇洋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洋卫村地处黎平县尚重镇南部,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区内山峦叠嶂,坡陡谷深,沟壑纵横,人多田少。全村辖6个自然寨,有户人,其中贫困人口人,90%以上青壮年都外出广东、浙江一带务工谋生。

以实际行动打动大家

初到洋卫村,我经村两委简单介绍村情况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全村脱贫攻坚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我还听到村民们在背后议论:“这个驻村书记估计也一样,过不了多久就会走人,都是下来走过场的,干不成什么大事。”

群众的议论更让我夜不能寐。

“绝不能辜负组织委托的重任,更不能让群众失去脱贫致富的信息。”一番思索后,我决定在洋卫村干出点名堂来,真正为当地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带领他们共奔小康。

我找准产业定位后,说干就干,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我白天到田间地头、山坡上实地走访村民,了解大家发展产业的想法、考察当地土质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晚上召集村组干部研讨洋卫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定位事宜。

“这个刚来驻村的吴书记跟前几届的好像有点不同,一个月到我家来走访都3次了,看他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加班整理材料,村委会的灯也经常亮到半夜,驻村干部也挺辛苦呀。”看到群众对我的看法有了改变,这更让我坚定信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只是时间问题。

找准方向发展种植业

“要发展产业,就要找准方向。”我在洋卫村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后,结合洋卫村有着种植板蓝根老传统的实际,把当地土质疏松肥沃,田地都位于半山腰间利于排水,且气候温和,可以说种植板蓝根得天独厚。

“找准方向,还必须要全面打消群众技术和销路的顾虑。”找准方向后,虽然我不停的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因为传统的农耕思想很难改变,加上原来村民种植的豇豆、大蒜、青菜等许多产业,种出来后没人回收,这严重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

这一问题,给我想要在洋卫村规划出几十亩土地来发展板蓝根种植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可我决心已定,看准岑叼这片田后,可这片田涉及近二十户农户,思想很难得到统一,有人愿意种,有人不愿意,还有的不愿意流转土地给合作社,为了洋卫板蓝根基地尽快落实,我组织群众连夜开了不止十次以上的会议。

有几位村民直接在会议上当面质问我:“吴书记,万一我们用这些好田种上板蓝根,到时候没人来收,这东西又不能当稻谷来吃,到时我们怎么办,你能保证我们的收入吗?”

当时我胸有成竹的大胆回答:“我能用我的一年工资来担保,保证能让你们种出来的板蓝根全部按保底价每斤0.6元回收”。听到我的回答,几位群众从心底佩服了我,愿意接受种植板蓝根的方案。

这些重重困难并没有难倒我,是我用耐心和决心向群众逐家逐户一一说明,田连成片后,一来有一定的规模,二来更便于管理,最后土地流转等问题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板蓝根基地的田地问题得以顺利落实。

种植板蓝根土地得到落实后,年3月,我立即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专门讨论村里种植板蓝根的具体事宜。

考察调研保证销路畅通

会议研究决定,由我一边牵头负责积极向帮扶单位黎平县纪委监委协调板蓝根产业所需的资金,另一边带队村两委到黎平县城农业部门专门学习板蓝根种植技术和到周边县市寻找销售市场,与公司签订回收合同。

年4月,在我的努力下,争取得到县纪委监委产业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支持该村发展板蓝根产业,技术销售双保障的前提下,洋卫村以村级合作社+贫困户的种植模式,在洋卫寨岑叼种植板蓝根40余亩。

板蓝根很是适合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板蓝根在洋卫村种植产量非常高,今年9月份收割第一季,平均亩产达余斤,今年12月份又收割第二季,算下来一亩能有多元的收益,种植板蓝根收益远远比种稻谷划算。

据统计,今年洋卫村合作社采收板蓝根9万余斤,每斤0.6元,收益有5.4万多元。散户种植就采收了板蓝根9万斤,收益有5.4万元,种植多的农户今年采收就得到了近1万余元收入,少的也有元左右收入,板蓝根收益款分发现场,群众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吴书记让我们种植板蓝根,脱贫致富更有希望了,明年我要扩大种植规模。”贫困户吴学锋笑呵呵的说。

外出务工村民回村创业

即便这样,我并没有满足,仍去寻求更大的销售市场。

年8月23日,我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往返公里的黔南州独山县考察学习板蓝根种植技术及对接销售市场。

年10月4日,为了对接板蓝根合作育苗事宜,顾不上节假日休息,上午8点钟开着私家车从黎平县城出发,到多公里外的榕江县城,与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老总张义琼对接相关事宜。

为了节约开支,趁节假日高速路免过路费之机,我又于年10月8日,第二次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领尚重镇有发展板蓝根意向的几个村领导,往返公里的黔南州三都县考察学习,对接更大的板蓝根销售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11月,洋卫村合作社与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洋卫村高岑育板蓝根苗基地种植近二十余亩。

当得知洋卫村合作社和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亩板蓝根订单后,一些之前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们纷纷打电话回家咨询,打算明年回家一起发展板蓝根种植业。

“现在在家挣钱也有门路了,明年不打算出去打工了,在家种植板蓝根又能照顾家里的农活,还能管管小孩上学,老人生病也能照顾到”。村民们掏出了自己心窝话。

尽心尽力改善村里硬件设施

种植板蓝根产业得到稳定发展后,接下来,我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聚焦解决洋卫村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上。

我带领村组干部大力开展老旧房整治,动员21户95人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住上安全房。

期间,大力实施人饮工程建设,带领群众修建一座90立方米高位水池,让群众喝上放心干净的饮用水;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30户以上通组道路全部硬化,修建了黎平县村级唯一的“十一人制”标准足球场,工程项目资金万元,修建村级幼儿园1所,新修了村委会两层砖混结构1栋,修建卫生室1所,安装太阳能路灯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还大力开展保学控辍,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转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想脱贫、我能脱贫”。

截至目前,洋卫村户贫困户人全部脱贫。

如今,提到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村来了个有‘名堂’的驻村书记,吴书记很能干,也肯干,脱贫攻坚结束后希望县里面不要把他调回去”。

驻村近三年来,我尽职尽责,也曾经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年1月我被尚重镇党委政府评为“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年10月,洋卫村村民赠送锦旗“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年10月被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评为黎平县年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帮扶干部”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我并没有满足,我明白一名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不是得到了多少光环与荣誉,而是如何保持纯粹的初心和坚守。

“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委我重任,我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尽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个人力量......”

坚持,迎来了胜利,洋卫如今的变化,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在这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再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感到光荣、欣慰和满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儒森

见习记者张秀云

编辑欧阳蔚华

编审闵捷廖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