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瓷必备最全的常见古瓷釉彩种类详解收藏

2022/6/28 来源:不详

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m.39.net/pf/a_6698604.html

.

瓷之美,瓷之韵,自然天成,意韵深遂。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釉彩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一般以长石、石英、黏土等为原料。釉的化学组成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经温式球磨调成油浆,用浸、喷、浇等方法施于坯体表面焙烧而成。由于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烧成气氛的各异,釉色有青、黑、绿、黄、红、蓝、紫等(白釉其实是无色透明釉)。瓷器上釉不仅可使自身表面光洁,防止对液体、气体的吸收,提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而且还使瓷器更具观赏性,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碗、盘、盆中有许多都是釉彩。我国瓷器生产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生产出的瓷器产品,几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种,我们可以通过这点判定某一瓷器为何时何地的产品。因此,了解瓷器的釉彩品种,对于瓷器的断代和辨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代各色菊瓣盘一组

瓷器釉彩种类繁多,每个种类中又有许多品种,主要有: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一件绝美瓷器的问世,一定少不了出色匠人背后的精细用料及其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除了瓷质细腻、通透,造型圆润、流畅,当然还有釉彩的功劳,釉彩赋予瓷器华丽的外衣,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中国瓷器釉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釉彩的增光添彩,让瓷器愈发的美轮美奂、道法自然、浑然天成。01釉上彩釉上彩,系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画面在釉上,经使用摩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广泛应用。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等。八义窑白釉红绿彩碟金代年山西省侯马市H4M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藏02釉下彩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摩羯纹瓷碗,“黑石号”沉船出水03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东晋青釉鸡首壶,上海博物馆藏04白釉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白釉。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唐代邢窑白釉蹲狮,临城县中羊泉村出土,河北博物院藏05黑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壶,上海博物馆藏06红釉釉料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红色,故名。宋代钧窑、元明清景德镇窑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等,都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宋钧窑胆瓶,大英博物馆藏07青白釉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云龙纹梨形腹瓷水注口径3,腹径,8.1底径5.6,流高3.1,把高4.9,注子高8.5厘米08卵白釉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好似鹅卵色泽,故名,元代景德镇窑始烧,元代军事机关枢密院在景德镇订烧的卵白釉瓷,在印花花卉间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款,故又称“枢府瓷”。卵白釉瓷延烧到明初。上图卵白釉印花纹枢府款折腰碗歙县博物馆藏下图卵白釉印花纹枢府款盘歙县博物馆藏09甜白釉白釉的名贵品种之一。明代永乐景德镇窑创烧,在有暗花纹饰的薄胎器物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明永乐甜白釉如意耳扁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0粉青釉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簋式炉11梅子青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南宋龙泉窑梅子青五管瓶,年9月20日出土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四川宋瓷博物馆藏12兔毫釉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毫,故名。其成因是由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宋建窑黑釉兔毫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3油滴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其成因是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饱和状态,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宋代建阳窑黑釉油滴盏,年12月23日西泠拍卖成交价2,,人民币14釉里红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时产品更为绚丽。元代釉里红贴塑蟠螭龙纹高足转杯,高安市博物馆藏15鲜红铜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而成,由于这种红具有鲜艳的红色,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的鲜红产品,红艳匀润,极为珍贵。明宣德鲜红釉葵花式洗-北京故宫藏16宝石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因釉色中闪烁出红宝石一样的色泽,故名。又因这种釉色常作祭祀用器,又称“祭红”。创烧于明代宣德景德镇窑,品种有盘、碗、洗、高足碗等。明宣德宝石红釉僧帽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7郎窑红铜红釉品种之一。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仿照明永乐、宣德红烧制的新品种,以其姓氏命名。釉色红艳夺目,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北京故宫藏18豇豆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康熙豇豆红七件套,玫茵堂旧藏19矾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明嘉靖矾红釉梨式执壶20珊瑚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图碗一对21胭脂红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清雍正胭脂红釉盖碗

22孔雀绿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23洒蓝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明宣德洒蓝釉钵24青花釉下彩的一种品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元·青花云龙纹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25青花釉里红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清乾隆御制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大天球瓶尺寸:高48.1cm成交价:56,,HKD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日期:-10-五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27斗彩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

明成化斗彩變龙纹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8粉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软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清乾隆粉彩九桃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29茄皮紫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明·弘治茄皮紫釉双耳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30鳝鱼黄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清雍正鳝鱼黄釉仿青铜壶,高:58.7厘米来源: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31茶叶末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窑制品最多最精。清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32珐琅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珐琅彩瓷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清康熙珐琅彩花卉纹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釉彩在中国瓷文化历史中的贡献不可替代,“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釉彩成就了瓷器在窑炉中的精彩蜕变。釉彩让中国的瓷器像极了一个具有丰富情怀的人,一件风华绝代的物,而且不同历史时期几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种。了解釉彩品种,对于瓷器的断代和辨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