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知多少用精彩的悬疑推理小说,讲述
2022/9/24 来源:不详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爱看悬疑、侦破小说的我,以前选书的时候常用“深夜”这个关键词来筛选小说。现在,我这招不灵了,用“深夜”这个词搜出来的结果,前几页都是各类“深夜食堂”,哎呦喂,我只是想找几本精神食粮,不是要祭五脏庙啊!
牢骚发完,我言归正传。
我看小说,并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看小说中隐含的知识,这样的阅读方式能激发我的兴趣。一不留神,看完一部小说,就会对一门学问产生探究的心理,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这门知识的欲望。从这个角度来说,看小说于我而言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前阵子,我看了一些古风的悬疑小说。我非常喜欢这类小说里面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在作者的推理和解疑的过程中隐喻的进行了科普,让人在获得惊险刺激的感受之余,能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就我个人而言,这种阅读体验很好,令我受益匪浅,对拓展知识面、填补个人文化知识体系的空白,都有益处。
举个例子:之前读方先义老师写的《龙隐书院》系列,了解到中国文化史中我从未着意了解过的部分。
比如:古代的书院文化、古代人的尊师重教以及金木水火土风等元素,这些非常有中国风的题材和知识点令我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为此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些风水、五行、易学的知识,虽然因为理解困难放弃了,但多少留下了一些印象,和朋友聊天时谈起,不至于说不上话。
这回我读到的《深夜古董店》也有同样具有中国风的题材,其中趣味性的悬疑推理需要人动脑筋去思考,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蕴含的知识性,跟《龙隐书院》同样为中国风,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将中国风和本格推理相结合,充满了中国本土特色,尤其是关于瓷器文物的介绍,蕴涵了独特的文物知识体系,令我对瓷器和瓷器的历史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众所周知,“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而把“C”换成“c”,就成了“瓷器”。这一字母的差异,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
宋朝的官窑烧造的陶瓷代表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官窑出产的瓷器在宋代瓷器中虽然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官窑具备的优越条件和所处特殊地位,烧造出一批供宫中所用的高档瓷器,因其高超的烧造技艺以及内蕴的艺术价值,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宋朝的彭汝砺曾作《送许屯田诗》,诗中便有盛赞瓷器色泽之美的诗句: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意思就是:瓷器经烧造后,颜色之美堪比美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瓷器具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瓷器因兼具实用性和艺术价值而备受世人推崇。及至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携带了大量的瓷器出海,从海外换回了很多珍稀物品。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正因如此,陶瓷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方能传承至今。在千百年的历史洪流中,陶瓷的手艺年久失传,但专家们并未放弃对陶瓷烧造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前几年宋官窑复烧成功,为世人带来更多具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精美瓷器。虽然它们以青瓷为主,但我想,随着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小说中出现的豇豆红太白尊、豇豆红柳叶瓶、祭红釉玉壶春瓶、郎窑红釉观音尊,以及霁蓝釉胆瓶,这些精美的瓷器,应该会再度焕发出活力吧。
在此之前,吉羽已经用高校文博专业教师所具备的丰富的文物知识和独到的审美眼光,用文字带我领略了瓷器的美与活力。
1.豇豆红太白尊——豇豆红瓷灵
花梨木盒子被轻轻打开,里面用层层锦缎裹着一件瓷器,小口径不盈寸,短项微微收束,长不及半寸,肩腹及足,愈趋下愈大,体如半球,足之围近四寸,釉色红艳娇柔,透出淡淡的不均匀的粉色,匀净细腻,似幼儿面颊般粉润可喜,釉下隐隐有暗刻团螭纹饰,在客栈昏暗的灯光中显得典雅而神秘。
这是《深夜古董店:寻瓷之旅》中关于豇豆红太白尊的外观描写,在作者眼中,豇豆红太白尊圆润细腻,通体粉红,形状喜人,胖嘟嘟的外观造型极其形似未成年的孩童。因此,在小说中,豇豆红太白尊的人形在许枚(古董店“拙斋”的老板)的召唤中出场,以胖娃娃的孩童造型示人。
而豇豆红瓷灵的性格,在作者的设定中,纯真可爱,又不失纯良。会因为被忽视而哭泣,也会因为想念姐姐撒娇。“人之初,性本善”,大约便是如此了。
2.祭红釉玉壶春瓶——祭红瓷灵
这女身穿古拙厚重的大红色长袍,那长袍红的端庄肃穆,未作一丝一毫的装饰纹绣,一头黑亮的长发规矩地挽成连环髻,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脸上不敷什么脂粉,更不戴什么钗环,素面朝天,丽质纯然;面如皓月,唇若涂朱,眉如烟黛,目似朗星,宛如一株红艳而孤傲的虞美人,浑身上下透着一份倔强的高洁。
在作者笔下,祭红瓷灵灵魂高洁,内心有着义气和血性。比一些人还有人性,更像是人。
3.霁蓝釉胆瓶——霁蓝瓷灵
一头长发结于顶心,用白玉簪插束于薄纱冠内。白润润一张小脸,如云堆雪铸,修眼俊眉,薄唇细齿,像“冰肌玉骨,吹弹可破”这样形容女子精巧词句用在他身上毫不为过,只是面颊和脖颈上有几道细细的伤疤,令人不由得生出一份心疼。这少年身穿一件大襟阔袖的蓝色交领曳地长衫,色如蓝宝石般深沉凝厚,在灯光下华彩灼灼——不知是何等精巧丝材,却莫名地让人脑海中浮现出“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这样的华美章句,只可惜腰下至腿弯处的衣裾被生生撕裂开,用均匀而粗重的针脚随意缝补,好歹算是接缀起来。
在季鸿遇害后不久,她的妹妹季岚也香消玉殒,为了找出背后的真相,许枚召唤出霁蓝釉胆瓶的瓷灵——霁蓝,并从他口中了解到案件的线索。
霁蓝虽为瓷灵,不得召唤无法以人形现身,但在瓷器形态下却能听到他人无法听到的私语,他的证词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看完《深夜古董店:寻瓷之旅》,我发现作者吉羽不但讲述了一个有悬念的侦破故事,还在书中传递了中华文化中有关瓷器的专业知识。书中提及的几种瓷器都有独特的形制,被作者用寥寥数语勾勒出精美的轮廓和色泽,令人不禁惊叹于瓷器之美和制造工艺的精巧。
而故事中,反馈出瓷器传承与消亡的现实引人深思,联想到宋窑复烧的新闻,我不禁庆幸已经有人注意到了瓷器艺术的价值,并通过努力试图令它再度焕发青春的活力。
希望这个故事在愉悦读者的同时,能够引发更多人对瓷器以及瓷器制作工艺的重视,通过更多人的努力实现瓷器文化的价值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