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逸茶具红釉瓷器那么多,到底有多少种红

2022/9/23 来源:不详

全文共字,图片13张,阅读需3分钟。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瓷器史上,有这么一种特别的存在。它不与青花争蓝白辉映,也不与钧瓷夺繁复缤纷。纵然全身纯净一色,但自有一派“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气度,它就是单色釉。

而在单色釉中,红釉瓷是最难烧制的,红釉瓷器一直被誉为千窑一宝,红色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民族喜欢的颜色,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富贵、圆满,也因为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闪耀的明珠,红釉瓷器那么多,古代的红釉瓷器到底有多少种呢?

红釉种类众多,按照着色剂元素主要可以分为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为高温釉,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红色釉,铁红釉为低温釉。如果按照红釉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则主要以: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康熙郎窑红和豇豆红、雍正霁红、乾隆珊瑚红和矾红这几种最为著名。

一、铜红釉

铜红釉的主要种类有鲜红、霁红、宝石红、豇豆红、郎窑红等。

铜红釉瓷器的制作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景德镇是元代的制瓷中心,当时元人是由游牧民族发迹,除了传统尚白、尚蓝之外,还认为红色温暖,象征着太阳和火,所以同样崇尚红色。由此,高温纯正的铜红釉瓷器在此时真正意义的诞生了。

红釉瓷器虽然在元朝就已经诞生了,但由于高温铜红釉烧造难度极大,产量、器型极少,当时的器型有:梨形壶,高足碗,盘,人物俑等。釉色虽稳定均匀,但是不够鲜亮,亦不纯正,成暗红色。尚未达到鲜红色的程度,呈现出高温铜红釉初创阶段的原始色。

1、鲜红

永乐红釉又称鲜红釉,永乐红釉的精髓在于鲜与红,透与纯,比之其他更显得光莹鲜艳。其釉面匀净,釉色浓艳,尤如初凝之鸡血。后世有永乐鲜红最贵一说,绝非过誉之词。

2、霁红

霁红创烧于康熙后期。它是一种纯粹的深红釉,霁红的特点是釉汁凝厚;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如同桔皮。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因此得名“霁红”。霁红釉盛于康、雍、乾三代。康熙霁红用料较粗;色泽厚重,釉色不甚均匀,红色作渗透状;釉边不齐。到雍、乾时,呈色稳定,红中带黑,釉面有桔皮纹和棕眼;边釉整齐,红色无显著渗透状。

3、宝石红

宣德时期的红釉瓷器比永乐时期的更胜一筹,它虽没有永乐时期的红釉鲜明温润,但红中稍带黯黑,但红而不鲜,更显得静穆和凝重。又由于釉色中闪耀出如红宝石一样的光泽,耀眼夺目,所以又称为“宝石红”。

4、豇豆红

豇豆红是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红釉品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几乎仅见于康熙一朝。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浓淡相间的浅红色釉,和“郎窑红”可谓同出一家。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釉有的带有绿色苔点,为烧造过程中氧化所致。因其烧成难度大,也是高温铜红釉中最难烧的一种。

5、郎窑红

郎窑红是郎廷极在仿烧永乐、宣德铜红釉的基础上创烧出来的一种高温铜红釉,这种郎窑红色如初凝之牛血,故而又称为“牛血红”。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

二、铁红釉

嘉靖年间,又创制出用铁为着色剂的矾红釉瓷器。

铁红釉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1、矾红

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矾红创烧于明嘉靖间。到清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华丽凝重。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无一色釉器。嘉庆以后,矾红色泽均不甚佳,仅光绪时稍有起色。

2、珊瑚红

珊瑚红属铁红釉,是将红釉吹在白瓷外壁,经低温烧制而成。因其色红中闪黄,如红珊瑚色而得名。清代康熙朝景德镇窑创烧,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除纯色珊瑚红釉器外,还有以珊瑚红作地色,再绘以金彩、五彩或粉彩,造型、制作、彩绘都极精细。

无论是哪一种红,都有“插花应使花羞色”的本领,它可以高贵,可以狂野,可以奢华,可以亲切,可以优美,可以神秘,令众生迷醉,此生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抹红。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