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学坝村创新大棚蔬菜发展模式,
2022/6/8 来源:不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学坝大棚蔬菜是中国农业银行帮扶学坝村特色产业之一,该项目占地45亩,总投资约万元,建设内容包括10个反季节蔬菜大棚、立方米冷库、育苗棚、办公区等。
(学坝大棚蔬菜项目远景图)
现场直击
天气转暖,学坝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繁忙劳作的景象。
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整理杂草、翻耕土地、育苗定植,忙得不亦乐乎。
(学坝村民抢抓农时忙春耕)辣椒、豇豆、茄子、玉米、西红柿、西瓜等幼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俨然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学坝大棚蔬菜幼苗生机盎然)
村民刘习华
咱们村大棚作为新州镇育苗示范基地,同时为周边多村育苗,种苗长势喜人,预示着农业丰收呢。
今年以来,大棚尝试有机种植,朝生态农业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农企杨占荣
近年来,学坝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把培育壮大大棚蔬菜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强劲“引擎”,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农业发展,狠抓特色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经验总结
(第一书记邀请农业专家解决技术问题)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支部引路、党群共富”思路,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切实为合作社及农户解决大棚蔬菜种植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品种、资金、市场等方面问题。落实落细相关惠农政策,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学坝村蔬菜种植培训)技术支撑,高质发展学坝蔬菜之所以颇受欢迎,除了与多年的种植探索密切相关,也与技术管理不断提升密不可分。通过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种植技术和技术人员,聘请相关专家对菜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持续对农业技术知识进行储备和升级,提高学坝蔬菜生产效率。(第一书记与大棚管理人员赴农贸市场宣传学坝蔬菜拓展销售渠道)市场导向,实现增收紧抓市场销售流通,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学坝蔬菜在种植品种选择上,引导宣传淘汰落后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订单农业,从而增加农户收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未来规划
(年春耕育苗)年,学坝大棚蔬菜项目转型为“党支部+村集体+农业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明显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尝试开展有机蔬菜种植,提升学坝蔬菜品质,抢抓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机遇,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第一书记从北京邀请有机产品认证专家到村指导有机种植)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有机示范村邀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专家到村指导有机蔬菜种植,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让群众看到收益,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加入有机蔬菜种植。村党支部牵头,村集体及农业企业具体负责,实行统一蔬菜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规程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四统”运营模式,加强蔬菜品质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村民知识储备、技术水平,严格种植标准,提高综合效益,打造有机种植示范村,打响学坝蔬菜产业品牌。(党员志愿者田间地头助春耕学习农业知识)整合发展资源优势,强化辐射带动能力
聚焦打造“坝上学堂,田间讲堂,河湾弄堂”乡村振兴州级示范点目标,利用学坝村已有旅游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将水上世界儿童娱乐项目与蔬菜种植体验、观光采摘充分融合。作为黄平县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党校现场教学基地,进一步提供体验式教学课程,给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增收致富,探索集体验种植、采摘、观光旅游、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绿色农文旅党建发展之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派驻学坝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姜世超说:“引导大棚发展有机种植,能够降低对土地的污染,在规模较少情况下提升农产品质量,突出学坝绿色、健康特色,增加老百姓收入。目前我们已为学坝注册商标品牌,未来学坝蔬菜销售将实现品牌化运营,我们有志打响学坝品牌,打造有机示范村。”编辑
杨楠
编审
程方潘军杨秋平
核发
姜世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